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津南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观摩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统筹做好“三新”“三量”工作为重要抓手,以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以下简称天开津南园)为载体平台,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会议在津南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笃定战略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要素保障,全力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创园区集聚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佳实践地。作为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总体空间发展布局中的东翼拓展区,天开津南园被赋予了高标准建设与高效能运营的双重重担,如今,创新“先锋”天开智慧小镇一期即将建设完成,海河教育园区、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改革管理机构正式运行,如何释放载体效应、深化改革成效?海教园管委会以“统筹推进”为着力点,积极做好“融合”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观摩推进会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结合海河教育园区的教育、科技、人才以及产业载体的优势,以‘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我们将从机制构建、项目引育、科创服务以及产业孵化等方面着手,全力整合强化天开津南园的各方面优势,比如进一步完善天开津南园‘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作机制,侧重产教融合、产业引育等方面的力量配备,高效整合海教园院校现有设备、实训基地、实验场地等校内资源,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集成服务平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用好津南区(北京)飞地创新中心等平台,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等。”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创新主体高效联动、金融资本有效对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围绕会议要求,津南区科技局正在着力从强化科技力量建设布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深度挖潜,为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蓄势赋能,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从我们的科技计划项目层面要加强改革,以目标为导向,加快实施‘揭榜挂帅’,通过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解题来解决企业的核心技术问题。第二方面,重点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尤其是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要加快建设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培育天津市海河实验室,加快形成有梯度的实验室建设体系,畅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通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第三方面,需要加大科技金融机构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投早投小’,完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强调,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赋能“369”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动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上,区工信局将持续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让产业协同、链园结合等“乘法效应”加速释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作为工信部门,我们将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聚焦产业链提升,2024年推动津南区6条主导产业链规模达到800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其次,聚焦新型工业化,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4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以上。同时,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构建及打通其堵点痛点。最后,聚焦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优良产业生态。积极培育产业主题园区,继续提升津南海河集成电路设备、智慧家电、精密仪器产业主题园区实力,为产业聚集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同时,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高水平培育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区工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