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抵达四川境内,四川省西北的懋功(今小金)地区,马上就能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将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场面,吴瑞林为此激动不已,他终于要见到敬仰已久却始终未能见面的毛主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来了

彼时,吴瑞林参加红军已经三年,想见毛主席也迫切盼望了三年。但由于吴瑞林一直在红四方面军,这三年时间里一直没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如今在艰难的长征过程中,突然接到中央红军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消息,令吴瑞林激动不已。

而最让吴瑞林兴奋的是,红四方面军在准备接待的具体工作时,竟然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吴瑞林简直太兴奋了,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好这次接待工作,他当时虽然仅有20出头的年纪,却已经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领到任务的第二天清晨,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了。

红四方面军那时候的物质基础很差,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丰盛食物给中央红军的将士们接风洗尘,所谓的接待工作,其实重心在于体现出军队的优良风貌。

吴瑞林一边组织战士们打扫卫生,一边安排炊事班煮饭烧水,对接待队伍的仪容仪表也进行了严格要求,主打的就是体现出红四方面军的精神面貌,让风尘仆仆的中央红军战士能够吃一顿饱饭,喝上一口热水,这是最朴实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在忙碌的过程中总是度过的很快,吴瑞林甚至没有感受到时间流逝,就突然听到一个小战士跑进来大喊:“毛主席来啦!中央红军到啦!”随着这一声大喊,在场所有人几乎都欢呼起来,吴瑞林也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整理了自己的军装,带着队伍向外迎了出去。

果然,吴瑞林远远望过去,发现有一群人向他的方向缓步走了过来。在人群之中,有一人走在最前面,处于人群的中间位置,即便远距离看过去,也能清晰的看出他稳健的身姿。

等人群靠近了,那张帅气的脸庞映入眼帘,他向吴瑞林投来和善的目光,丝毫没有架子,仿佛就是一个大家长见到了自己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关爱。吴瑞林带人走上前迎接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眼前的人他不认识。

恰好在此时,红30军的一个干部主动走上前,热情的向吴瑞林介绍,他眼前的这位是周恩来!周恩来?这个名字吴瑞林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今天得以面对面见到,让他顿时激动不已。

吴瑞林终于缓过神来,立刻上前同周恩来握手,周恩来亲切地接住他的双手,并赞许吴瑞林的接待工作做得好,充分体现出了红四方面军的热情,让人心里觉得很暖和。吴瑞林毕竟是20出头的小伙子,能与周总理握手已经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如今又得到周恩来的表扬,顿时红着脸不知所措的低下头,嘴里还不忘说:“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吴瑞林又见到了朱德、谢觉哉等中央领导,这些名字吴瑞林全都听过,但本人却从未见过,没想到今天全都见了一遍。吴瑞林曾幻想着与这些中央领导见面,但从未想过他们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对他的态度和关怀简直比亲人还亲,这让他感动得红了眼睛。

就在吴瑞林难掩自己激动情绪时,一阵更热烈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有人开始难以抑制的高呼出声:“毛主席来啦!毛主席来啦!”听到“毛主席”三个字,吴瑞林顿时来了精神,参加红军三年,盼望了三年,今天终于能见到毛主席了!

初次见面

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利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与各支军阀部队间的复杂关系,神奇的带领中央红军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气得蒋介石几乎发疯。四渡赤水即便放在世界军事史中来看,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颗明珠,此次指挥也成为毛主席指挥的众多经典战役之一,堪称神来之笔。

吴瑞林在军事领域也有一些成就,就更大明白毛主席的伟大,恨不得立刻能够见到毛主席。此时,突然听到大家喊“毛主席来了”,这让他难掩激动之情,翘首以盼,远远的望向毛主席走来的方向。

毛主席究竟是何形象?吴瑞林在脑海中无数次幻想过,但这次见到毛主席本人才知道,自己所幻想的形象全都不对。毛主席比想象的要消瘦许多,但个子要比想象的更加高大,虽然双眼中难掩疲惫之色,却丝毫掩盖不住双眼中蕴含的光芒与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距离吴瑞林越来越近,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这次见面之前,吴瑞林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个场面,也准备了许多的心里话想说。他想问问毛主席身体可好?也想了解这一路走来是否劳累?到此之前是否吃过饭?

可惜,当毛主席来到吴瑞林的面前,亲切的和他握手时,吴瑞林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有眼神中难掩的激动向毛主席传达着他的内心。半晌,吴瑞林才终于挤出几个字来:“毛主席好!”

毛主席喜欢聊天,见人总会聊上几句,他看出吴瑞林的紧张,故意笑着和他说话,询问他在军中从事什么工作。吴瑞林听到毛主席的问话太高兴了,赶紧回答:“我既搞群众工作,也从事一些军事工作”。

毛主席闻言,略带惊讶的表情说道:“我们军中的人才很多嘛!” 吴瑞林听到毛主席的夸奖,心情更加激动了,却连忙解释,这都是他应该做的。两人简单聊几句后,吴瑞林赶紧去准备用餐,将提前就准备好的吃喝全都拿了出来,让毛主席等人吃得十分满意。

令毛主席满意的提议

两年以后,吴瑞林与毛主席再次见面了,这次见面的地点在延安,吴瑞林此时已经成长为军中的优秀干部,被部队推荐到中央党校学习。由于中央党校设立在延安桥儿沟,所以经常有中央领导来讲课,毛主席有时间了也会过来主持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中央党校的年轻干部们非常重视,因为当时延安的处境还很艰难,红军队伍虽然经过长征暂时摆脱了危局,但未来想要战胜敌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红军当时的优点很明显,军中的成分很纯粹,思想很统一,信仰很坚定,具有非常高的凝聚力。

但红军当时的问题也很突出,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出身贫苦,自幼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尤其是一些中层干部,全凭一腔热血上战场立功,但文化基础很差。当了中层干部以后,甚至连上级发的电报都看不懂,无法领会上级的意图,怎么可能带兵打胜仗呢?

因此,红军当时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许多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干部和士兵都参加到学习之中。而这些在中央党校深造的干部们,自然是重中之重,吴瑞林当时就是其中一员,在校期间如饥似渴的学习文化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够为国家立功。

吴瑞林听闻毛主席要来开会时,他再次激动万分,因为他这次也有参会资格,可以再次见到毛主席了。但吴瑞林此时的思想高度已经今非昔比,这次他想见毛主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心中有疑问想找毛主席解惑。

因此,当毛主席给大家开会时,吴瑞林一直认真记笔记。但等毛主席笑着询问干部们谁有问题时,吴瑞林果断的站起身来。由于吴瑞林起身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其他干部都没反应过来,所以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当然也包含毛主席在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见突然站起身的吴瑞林,笑着问他:“你想干什么?”吴瑞林这次明显不那么紧张了,当即说道:“我要提意见!”毛主席闻言饶有兴致:“哦?说说看!”

吴瑞林也不再犹豫,当着众人的面就开了口。吴瑞林认为,党校的培训规模应该扩大,而扩大的人群应该面向警卫员和马夫。这个提议乍一看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随着吴瑞林的进一步解释,得到了在场许多人的认同。

因为吴瑞林仔细观察发现,当时中央党校里学习的人全都是各支部队的年轻干部,而这些干部来党校学习时,往往都会带着警卫员和马夫。在干部们学习期间,警卫员和马夫只能等待,这样很浪费时间,若能组织一个专门针对这些警卫营和马夫的学习班,对我军培养人才将有很大的帮助。

毛主席听了吴瑞林的提议,认为吴瑞林的提议非常好,也具有可行性。毛主席当众赞赏了吴瑞林,称军中最缺的就是这种有能力的干部,他的提议可以采纳。同学们听了毛主席的话深以为然,全都自发的起身鼓掌,吴瑞林也从此进入了毛主席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吴瑞林后来的发展之路来看,吴瑞林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认可和支持,在此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吴瑞林将军不断立功,不论组织交给他什么样的任务,他全都能保质保量的出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