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舒刚 陈周

社区矫正是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效途径,也是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社矫重心从“管”向“治”发展?如何实现社矫对象管得住、矫得好?去年,奉化区基于“政企社”社区矫正“奉化模式”实践的思考,聚焦社矫对象需求分析、专业性帮教、项目化运作,打造了“奉心启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运行以来,奉化区社矫对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61.7%下降到37.1%,就业人数从56.2%提升到73.5%。

个性化帮教重塑自我

“非常后悔,一时冲动就犯了错……”去年2月,社矫对象小王(化名)因寻衅滋事,被判处缓刑进行社区矫正。刚到区社区矫正中心报到时,他出于自卑不太愿意和身边人讲话。经过矫正社工多次上门走访,积极组织学习教育及公益活动,小王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文化水平低,整日游手好闲,害怕身边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因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入矫教育是重塑自我的第一课,个性化帮教是精准提升的快速路。区社区矫正中心遵循“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理念,指派专职社工深入分析小王的犯因性需求,发现他虽然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内心深处仍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根据小王的特点和需求,社工为他在“守法正心”“释压稳心”“技能安心”等8个类别的社会工作项目库中,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教方案,帮助小王深刻意识到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去,重新找回自信。

学历技能“双提升”促就业

去年,区司法局创立“升学+培技+推岗”新理念,延伸帮教路径,打造了“我在社区矫正中心上大学”系列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建立长期和短期课程相结合的分类培训模式。同时,结合奉化区经济、文化特色,推出了短视频拍摄及剪辑、鱼虾贝类养殖、电工基本知识等8大特色型技能培训课程。

在有几次活动中,小王拍照、拍视频,并偶尔朋友圈。细心的社工发现后,为其安排了短视频拍摄及剪辑类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区社区矫正中心安排的4节相关课程,小王到课率为100%。他还与授课老师加了微信,交流短视频拍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快从“新手小白”成长起来。

“‘奉心启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主要在于提升教育帮扶的精准度,不仅让社矫对象学习技能,也助其在学历提升上打开门路,更好地就业。”区司法局副局长杨太春说,目前,区司法局已与宁波开放大学和多个镇(街道)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教育帮扶战略合作,提供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学历提升,根据社矫对象执行地分布情况,分设锦屏、岳林、溪口、莼湖4个教学点,打造“线上+线下”授课模式,做到随时学、随地学。去年,128名社矫对象参加高中学历提升课程并获得证书,另有4人参报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提升课程。

近年来,奉化区还积极推动“向阳花”慈善助矫基金等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解决社矫对象就业就学、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问题,组织开展社矫对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推动社矫对象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回馈社会”

“真是一段脱胎换骨的经历,如果没有‘奉心启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的精准帮扶,我可能还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如今的小王一改自卑的模样,以在社区矫正机构学到的视频剪辑技能为基础,不断钻研学习,创建了一个自媒体账号,收获不少粉丝,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社矫对象回归社会需要一个过程,而自媒体工作大多以幕后为主,刚好有个缓冲期。”小王在面对社工回访时坦言,社区矫正让他有机会重返社会,从自主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他将尝试以自媒体账号为媒介,为周边群众推销农产品,以微薄之力回馈社会。

小王的蜕变是“奉心启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取得积极成效的真实写照。该项目以社会工作项目化运作为抓手,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区司法局局长王国成表示,“奉心启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为社矫对象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个性化的帮扶体系,让他们在心理、教育、技能等多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