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剧团演员邱海东凭借在淮剧《闯上海》中郑鸿甫一角,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海东饰演了一个前后反差极大的角色一从唯利是图小人,逐渐转变为在民族危亡面前敢于挺直腰杆的工商业人士。演员很好抓住了每一个情节发展环节,将复杂的心理动作转化为直观的表演细节。前半场的小生,后半场的老生,无论声音还是形体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却丝毫不让人感到刻意,表现出丰富的表演经验。

——评委评语

邱海东谈表演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闯上海》里饰演的是二少爷郑鸿甫,他是造船厂家的少东家。整部剧年代跨度很大,我要从年轻演到年老,塑造时我以小生、须生、老生三个不同行当演绎。我本工是小生,后半段我属于跨行饰演,难度较大,既要展示不同的年龄段人物的特征,还要深入刻画人物。戏曲舞台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我用“孤独、清冷”来形容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会发现舞台艺术是需要沉下心来慢慢雕琢的,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舞台上多年的跌打滚爬的经验,是很难创作出走心的作品的。白玉兰戏剧奖是我们每位戏曲人向往的艺术奖项,之前我也角逐过主角奖和配角奖,我把白玉兰当作努力的方向,用心唱戏,认真演戏,不管是主演还是配演,我都全力以赴。此次又获肯定,我觉得这份认可不只属于我个人,还属于我们淮剧,属于上海淮剧团,更属于我们《闯上海》剧组。淮剧这个质朴的剧种给了我无限包容,上海淮剧团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温暖。我为自己能为淮剧获得这朵“白玉兰”而开心,因为我真的很爱淮剧,很爱舞台。我会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永远不放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血肉丰满气韵生动

邱海东对郑鸿甫的精彩塑造

智联忠

淮剧《闯上海》以苏北女子罗玉英为主角,表现的是20世纪上半叶苦难深重的岁月里,众多爱国民族资本家的诚信品质、大义情怀与民族气节,及中国民族航运的发展历程。

淮剧青年表演艺术家邱海东,唱念讲究、做派细腻,在《闯上海》中成功塑造了郑氏家族次子、罗玉英小叔郑鸿甫,让这个虽然贯穿全剧但戏份并不重的角色表现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性格突出,令观众深深地记住了剧中唯一的主要“反面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郑鸿甫的塑造中首先他把握了其游手好闲、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这是人物最为核心的部分。虽然在最后沉船抗日中精神境界提高了、自身成长了,但内在缺乏担当精神仍无法抹去。舞台上的郑鸿甫无论是三十来岁的纨绔子弟,中年时追逐利益的自私商人,还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的六七十岁的老者,都表现得真实可信、可恨可气、形象丰满。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人物性格统一性的把握及对在不同时期、具体事件中变化发展的阐释。第一场郑鸿甫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亮出一张无情无义、贪婪狡诈的嘴脸。“久盛”公司发生船难,大哥也因此遇难了,他作为二少爷一不着手拯救公司,二不为兄长的去世痛心,三不关照嫂嫂、侄子,反而要侵吞霸占家产。邱海东根据人物表达的需要,摆脱小生英俊洒脱的气质,吸收了丑角的手段和特色,让形象更加轻浮、浪荡、无耻……着实遭人恨、令人厌,不过非但如此不能进入人心。包括在之后当看到大嫂经营有方又一门心思要入股赚钱,这一副嘴脸依然在演员生动、形象、真实的表演中活灵活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海东在把握好表演的同时,还对唱段进行了认真细致、性格化的处理。一方面把握剧情发展、人物的心理特点和情感状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淮剧唱腔的特点和优势,使角色的感染力增强,戏的音乐性、观赏性丰富充沛。【五更调】“是否谣传暂不论,无风起浪总有因”、【自由调】“这世道,起起伏伏风云叠变”,这些唱段都处理得情感准确、行腔饱满、节奏鲜明、性格突出。郑鸿甫的塑造,从小生到须生,再到老生,年龄跨度很大;在上海滩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风云与人物关系中凸显独特的人物形象,运用跨行当的手段来完成表演并体现不同行当的特点,这本身就需要有不凡的艺术表现力。邱海东在《闯上海》中的创造与表现栩栩如生、气韵生动,尤为值得肯定与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智联忠(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评论研究员)(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文编 | 忻颖
美编 | 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