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的时候,匈奴之所以没有趁机南下,主要其实是没来得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场秦末乱战当中,中原这边打成了一锅粥,乱得不能再乱了。而北方草原上,其实同样很热闹,甚至比中原更热闹。

再加上当时交通不变,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而之前秦朝强大的时候,秦朝那位大将蒙恬,又彻底打疼了匈奴。导致匈奴解决了北方的问题之后,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中原这边已经大乱了。

不过这个时候,匈奴整顿军备,正式准备南下入侵,却发现中原那边,已经重新恢复平静,刘邦已经重新统一天下了。到了这个时候,匈奴其实依然不死心,依然想要往中原方向扩张。然后,汉朝和匈奴就在今天山西大同地区,打了一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说清楚匈奴那边的情况,我们其实还得从战国时期开始说起。

在战国后期之前,中原北方虽然有很多游牧民族生活,但是并没有形成太强大的政权。这主要和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关。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般自己的全部身家,都随身带着,然后又居无定所。茫茫草原上,想要找一个普通的游牧家庭,其实难如登天。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草原上其实并不具备强大政权形成的基础,因为统治成本太高了。至少在战国时期之前,草原上其实并没有太强大的游牧政权。那些游牧民族,也都是以部落形式生活。一个部落能有一千两千人,已经算是大部落了,几万人就可以称之为是政权了。至于后来那种占地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超大政权,不好意思,当时北方是真的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到了战国后期,中原这边的北方国家,开始建造长城了。

长城的出现,对游牧民族来说,其实一个噩梦。因为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太脆弱,很多东西是没办法自己生产的。而且,一旦赶上天灾,游牧家庭的牲畜死绝,这也是常有的事情。一旦遇上这种情况,以往的游牧部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南下去抢那些中原诸侯国。

长城没出现之前,一个上千人的部落,就足够袭击赵国或者燕国的边境了。因为游牧民族异动速度很快,等到赵国或者燕国的主力军队发现之后,人家已经逃走了。但是长城出现之后,边境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敌人,然后游牧民族翻墙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原诸侯国的主力已经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长城出现之后,北方的那些游牧部落,想要南下抢劫,就越来越困难了。而在这种困难面前,那些游牧民族也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既然小部落抢不了,那就直接组成部落联盟,多凑点人呗!人多了,就算那些中原诸侯国,第一时间把主力军队调过来,也能打得过啊!

就这样,在战国后期,北方草原上,开始逐渐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了。因为当时在草原上,匈奴占了绝大多数,所以这些部落联盟,后世往往就称之为匈奴部落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等他们组成了一个强大联盟,可以直接无视正规军,继续抢劫的时候,匈奴又遇上了一个很可怕的人。

这个人叫李牧,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

李牧年轻的时候,常年坐镇赵国北方。当时已经是战国末期了,长平之战都打完了。此时的赵国,国力损耗极为严重,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大概也正是看准了赵国这一点,当时的匈奴联盟,几乎是盯着赵国打,不断袭扰赵国。

然后,李牧出手了。经过一番缜密的布局,李牧直接一场大战,消灭了匈奴十多万主力精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当年整个草原上,也没多少人口。一下子被李牧打掉了十多万,这对于匈奴来说,几乎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长平之战了。

所以,这一战之后,匈奴直接被打崩了。此后十多年的时间,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匈奴都不敢再南下了。因为此时的匈奴,已经连袭扰赵国的能力都没有了。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接下来,李牧又趁势修理了北方的东胡、林胡等小型游牧政权,算是暂时让北方消停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李牧解决了北方的问题之后,这个时候,秦国那边,秦始皇也差不过该亲政了。所以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十多年里,中原这边虽然打得天翻地覆,但是匈奴也没能力袭扰中原。

另外,在这十多年当中,匈奴那边痛定思痛,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匈奴部落明白,继续单打独斗,以后再想南下,就很困难了,必须要学习中原那边,组成一个特别强大的政权才行。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个叫头曼的人。这个头曼,第一次把整个匈奴,都给联系到了一起。严格来说,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匈奴开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多年之后,等到匈奴那边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经过一代人的繁衍之后,人口数量又上来了。但是此时匈奴却发现,中原已经被秦始皇统一了。面对强大的秦朝,就算是匈奴恢复过来,也讨不到任何好处。

所以在这之后,匈奴只能继续玩袭扰战那一套。而秦始皇被袭扰烦了之后,直接让大将蒙恬,带着几十万精锐北上,然后常年驻守在北方。在蒙恬手里,匈奴再次吃了大亏,被痛揍了一顿之后,连河套草原都丢了,被迫退往更北方的草原。更要命的是,接下来,秦始皇直接把以往几个国家建造的长城,全都给连起来了,这就让匈奴更头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请注意,蒙恬虽然击退了匈奴,也确实杀了匈奴不少人。不过从史料记载来看,蒙恬并没有直接歼灭掉匈奴的主力,这和当年李牧那一战,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

也就是说,当时匈奴虽然被秦朝击退了,但是实力并没有被削弱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匈奴那边又出了一个狠人,这个人叫冒顿,他是头曼的儿子。

冒顿本来是头曼的大儿子,算是匈奴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另有新欢,打算立自己的小儿子做继承人。这个时候,冒顿就悄悄在匈奴内部,训练了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军队,然后干掉了他爹,自己做了匈奴的首领,也叫单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冒顿干掉他爹之后,迅速整合了整个匈奴。但是此时中原那边,秦始皇还活着。有着之前被蒙恬暴打的经验,冒顿知道,此时再次南下,绝对不是什么好想法,只会被秦朝再次暴打。

所以,这时候的冒顿,开始转变了思路。

既然不能打秦朝,那我先去吞并其他政权,等我再壮大一些之后,再去对付秦朝,那不就得了?

当时在整个东亚乃至中亚地区,秦朝都算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帝国。但同时,除了秦朝和匈奴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政权。在东北地区,生活着强大的东胡;在匈奴更北方,生活着丁零等部落。在匈奴西边,也就是中亚那边,则是有着强大的月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政权,和秦朝比起来,那就要弱小太多了。所以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冒顿单于就带着匈奴,去欺负这些政权了。

因为匈奴和东胡之类的民族,没有系统记载历史的习惯,所以我们对当时匈奴具体的作战情况,并不是太了解。但有一点,我们很清楚: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冒顿单于带着匈奴,在北方不断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先后兼并了多个游牧政权。后来,冒顿又向中亚那边扩张,逼得月氏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