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这个夏天,上亿只红眼睛“懂数学”的蝉大闹北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知|这个夏天,上亿只红眼睛“懂数学”的蝉大闹北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随着两大“周期蝉”接连羽化出土,今年夏天,上万亿只蝉将席卷全美。在地下蛰伏13年或17年后,它们集体破土而出——觅得佳偶、完成繁衍。“13年蝉”和“17年蝉”同时出现,这是自1803年以来,221年从未有过的罕见场面。那么,什么是周期蝉?它们度过了怎么的一生?会对当地生态造成怎样的影响?

上万亿只蝉同时出土,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这个夏天,美国部分地区将面临221年来最大规模的“蝉灾”,上万亿只蝉扎堆破土而出,嘹亮高歌、谈婚论嫁。

其中,伊利诺伊州的部分地区情况最为严峻,因为这里将同时迎来两拨蝉,分别是13年蝉和17年蝉。专家预测,届时每英亩土地上,可能会出现至少100万只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有记录的蝉,达2000多种,我国有300多种。蝉是周期性生物,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以幼虫形式生活在地下,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存。成年后,它们破土而出,只是为了蜕变和繁衍。

蝉的生长期依物种而定,2—5年最多,也有更长的。但这些蝉都算不上 “周期性”的——虽然它们可能要在地下呆很多年,但任何地方每一年都有蝉出土,各年之间并无显著而固定的差异。

真正的“周期蝉”,是北美一类蝉的属名,每隔17年或13年才会大批出土,也被称为17年蝉或13年蝉。成虫通常有黑色的身体,醒目的红色或橙色眼睛,透明的翅膀上有橙色或黑色脉络,大小从2.5到3.5厘米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蝉在孵化后成为若虫,会迅速钻入地下,然后一生绝大多数时间在地下度过,孵化后的第十三年或十七年,若虫再破土而出,羽化、交配、产卵、死亡,卵再次孵化后,进入下一个13年或17年的生命周期。

从1907年开始,美国就持续对13年蝉、17年蝉进行标记,目前已知现存的蝉窝就有15个。

今年,两种“周期蝉”都会破土而出。目前,“13年蝉”已在美国东南部的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出现;“17年蝉”也已在美国中西部出现。而在北部的伊利诺伊州,这两种蝉会同时出现。

不同年份出现在同一片区的蝉群有各自的编号,今年爆发的“17 年蝉”被称为“Brood XIII”,“13年蝉”被称为“Brood XIX”。

蝉是地球上叫声最大的昆虫,蝉鸣声高达70分贝,对耳膜的刺激,不亚于一辆汽车鸣响喇叭。在这个“周期蝉”爆发的大年,铺天盖地的蝉聒噪喧嚣,所带来的噪音污染,对当地人来说,将是不小的冲击波。

生命周期为啥选为17、13?这是一种“懂数学的蝉”

经过长期跟踪研究,昆虫学家发现周期蝉的一些规律:1、爆发周期除了17 年、13 年,再没有其他数目;2、一个区域的周期蝉,基本严格遵守周期规律,偶有少数个体提前或在爆发的第二年继续出现,此外的年份里了无踪迹;3、几乎每一年,北美大地都会有一处或若干处周期蝉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昆虫学家指出,13年蝉和17年蝉恰好同年出现非常罕见。由于13和17都是质数,这两类蝉每隔221年才能相遇一次,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得追溯到1803年,而下一次就得是2245年了。

这些蝉,为什么选择的生命周期是13或17这类质数年?为什么它们不以2年、3年或4年的周期出现?

一种解释是,“17年蝉”已有长达500多万年的进化史,可能历史上的冰河期间,有若干次出现了相隔17年的温暖间隙,让这种蝉渡过寒冷并得以幸存,而其他品种就被淘汰了,这符合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理论。

另一种可能是为了“集中数量办大事”,扎堆出现,每个个体被捕食的概率将极大降低,不仅可以增加繁殖成功率,进行集体预警防御,还能引发“捕食者饱和效应”,保证种族延续。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17年蝉蛰伏周期是为了避开天敌。因为17是只能被1和17整除的质数,因此17年蝉钻出地面遇到天敌生育高峰的概率最小。类似的还有“13年蝉”。

假如以15年为周期,它就会撞上以3年、5年为生育高峰的天敌;假设以12年为周期,那么生命周期是2、3、4、6年的捕食者,都可能和12年蝉同时出现,蝉被捕食的概率就很高。

而13年蝉和17年蝉,在同一个时间点,需要13×17=221年才会重逢一次,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开被灭绝的可能性。所以,周期蝉又被戏称为“懂数学的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蝉是如何精准控制时间节点,大规模破土的?有专家称,它们在地下以树根汁液为食,通过计算树液流动的季节性脉冲,掌握出蛰时机,待到土壤达到适宜的温度——即18℃左右,再展开双翼。

虽然科学家尚未完全揭开“周期蝉”如玄学般定期出土的奥秘,但已有研究表明,“周期蝉”大批涌现的年份,捕食性鸟类数量往往最低。

噪音扰民植被遭殃,周期蝉引发生态波澜

美国马里兰大学昆虫学家迈克尔表示,“周期蝉”的出现,是地球生物最不可思议的生命周期现象。“周期蝉”狂欢时,一群群红眼睛、红翅膀的小生物遮天蔽日,宣告着它们生命的狂欢,却给人类带来噪音困扰和生态平衡挑战。

蝉短暂的成年时光,大部分都在寻找配偶。你听到的震耳欲聋的蝉鸣,就来自雄蝉,是通过震动腹部骨膜产生的。雌蝉则会发出咔咔声作为回应。当它们集体鸣叫时,产生的噪音将远超110分贝,足以让人崩溃。

周期蝉对北美生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食物链、植物群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周期蝉的大规模出现,能够“重新连接”森林食物网。在它们的孵化年份,大量蝉涌现在森林中,为许多食虫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尤其是食虫鸟类,它们可以通过捕食蝉来获取大量的能量。这种丰富的食物资源,使得鸟类能更好地繁衍后代,并维持其种群数量。

然而,周期蝉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影响。当食虫鸟类以蝉为主要食物来源时,它们的注意力会从其他食物源上转移开。

例如,一些鸟类原本以食叶毛虫为主要食物,但在蝉的出现年份,它们会更多地捕食蝉,导致对毛虫的捕食压力降低。这使得毛虫数量大增,它们会更多地吃橡树树苗的叶子,从而对植物造成更大伤害。

此外,周期蝉的出现,还对土壤肥力和植物更新产生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蝉会吸食树木汁液,并在树上开缝产卵,据估计,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

蝉这么多,怎么处理,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蝉蛋白质多、脂肪少,有些美国人也开始考虑吃蝉。从主菜到甜品,从西餐到中式做法,“黑暗吃法”花样百出。

不仅是人类,美国当地的一些动物园也很有经验,在周期蝉爆发的一个月时间里,停止给动物喂食,让它们尽情享用虫子大餐。

不过虫子大餐也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老鼠吃多了这种高蛋白食物,繁殖力特别强。2004年那次周期蝉爆发后,密西西比州蒙哥马利县接到的鼠害报警比常年增加了7倍。

周期蝉是自然奇观,甚至形成了特有的周期蝉文化。昆虫学家已绘出“17年蝉”在美国东部十几个州的分布图和大体出现时间表,以便人们及早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多一点 知了,知否?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首罗大佑的歌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歌曲中的主角—知了,大家是否也很了解呢? 食用和药用价值 蝉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像山东、河北、河南、江浙等地,都是蝉的主要产区。蝉本身可以食用,蝉蜕也可以入药。 研究表明,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幼虫、成虫阶段,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动物食品。其蛋白质含量为鸡蛋的6倍、瘦猪肉的4倍,钙铁锌的含量为猪肉的6~22倍,是天然无公害营养食品。 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蝉蜕(蝉羽化时蜕下的皮壳)。蝉蜕药用,最早载于汉代的《名医别录》,记为“枯蝉”,其别名有蝉衣、蝉壳、虫蜕、知了皮、金牛儿等。 《中国药典》自1963年起,将黑蚱蝉作为法定的药材基原物种收载。近年来,随着蝉蜕药材资源的开发,蝉蜕药用品种不断扩大,比如华南蚱蝉、鸣鸣蝉、蒙古寒蝉、山蝉、中国僚蝉等等。 据《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等病症的治疗。用蝉蜕等中药材制成的金蝉止痒胶囊,已被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上市,并被列入《中国药典》2020版。 在中药材市场,蝉蜕可分为金蝉衣与土蝉衣。金蝉衣来源于山蝉,土蝉衣来源于黑蚱蝉和华南蚱蝉等。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蝉蜕在国内供不应求,每年的收购价越来越高。 蝉的人文价值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虞世南所写的《蝉》。纵观中国文学史,会发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蝉”这一意象的描写,在诗歌中更是形成了“咏蝉诗”。比如,骆宾王《咏蝉》中流传甚广的一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从蛰伏到蜕变,从蜕变到死亡,土壤中又有新蝉,生命虽短暂,这个群体却繁衍不止。古人因此认为蝉会复生,轮回复活,即是永生。而玉色泽莹润,又千年不朽,古人常以玉作通灵神器,以求永生。 古人将这两种象征生命长久无终的意象碰撞到一起,玉蝉因此诞生,成为一种葬器。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玉蝉的身影。而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上也往往能看到明晰的蝉纹,如举方鼎腿足上的纹饰。 据专家统计,仅殷墟妇好墓一座大墓,就出土了约20件蝉形和蝉纹玉器。可见,被赋予复活和永生含义的蝉,在我国古代具有的重要地位。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