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燕七公子

作者 | 燕公子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一份通报,因为内核分裂,前言不搭后语而上了热搜。

事情起因和经过其实都很简单。

今年5月10日,该校儿科老师俞莉本该给2019年临床医学班级上一、二节课,但她却未按时出现在课堂,上课铃响过了29分钟才姗姗来迟。

俞莉老师并非因私废教,她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随时都有死亡风险,由于放心不下,她在上课前先去了一趟科室查看患儿,期间恰遇患儿出现疑似脑出血的情况。

一边是患儿生命等着挽救,另一边是一群学生等着上课,俞莉老师没有时间犹豫,当即对患儿进行了抢救,因情况紧急没能及时报道教研室,最终导致迟到事件发生。

而在俞莉老师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另一名叫作冯文艳的老师来到了教室,对学生进行安抚,在上课铃响后第29分钟,俞莉老师赶回教室,完成了授课。

生命高于一切,对普通人来说是这样,对救死扶伤的医生们来说更是如此。俞莉老师的做法,符合医心医德,符合一个人最朴素的价值观,按理说没有任何问题。

但学校偏偏觉得有问题,随后下发的通报,直接引爆了舆论。

通报前半部分,用了许多“随时”“风险”“紧急”“立即”等极限词,大篇幅地阐述了事出有因以及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事实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料第二部分笔锋一转,认定此事为教学差错,决定扣发俞莉老师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且取消其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mm......如果文章也有灵魂,这篇通报的灵魂无疑是精神分裂的。前半部分写得像是要颁奖,后半部分直接大喘气儿,来了个处置。

究其原因,似乎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写通报的人麻木冷漠情商低,长期信奉行政命令大过天,脑子已经秀逗,不会思考是非对错了,成了一个无情的公文机器。

要么就是写公文的人来了一手阳奉阴违,领导让写不得不写,但却故意用反转手法引发公众关注,为这位医生老师鸣不平。

总而言之,这篇通报非同一般,不是腹黑者借刀杀人,就是脑残者引颈就戮。

但不管怎么样,关注度确实上来了,通报有“功”,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学校的无理处置。

众目睽睽之下,很难领会如此处置的教育意义和示范意义是什么,是警告其他医生老师、教育该校所有医科学生,行政规定比人命更重要吗?

如果时间能倒回,俞莉老师想要避免被惩罚,那就只有一个选择——阉割掉医者仁心,孩子病得再重也别牵挂,病情再危急也不能耽误自己的行政任务。

但如果时间再倒回得更远一些,1921年的协和医学院,一定会给俞莉老师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1921年,一位年轻姑娘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预科,考试时,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年轻姑娘立刻放下试卷上前急救,结果导致考试没有完成。

她以为自己落榜无疑,不料一个月后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院长给出的理由是:

“我们协和医学院可以培养无数具有优秀医学技能的学生,但却不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医德的学生。”

遇上如此开明的院长,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事实证明,最幸运的并非那位年轻姑娘,而是全中国的家长和孩子。

因为那位姑娘,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万婴之母”,林巧稚。

俞莉之名固然比不上林巧稚,但谁能确认,她是不是被扼杀的林巧稚呢?

-End -

快意恩仇的燕公子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