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中,我国派周总理与陈毅等人前去印尼万隆召开会议,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挑拨离间,还在媒体上大肆渲染,说我国在亚非国家专场上,试图掌握主导权。

在美国的挑拨离间下,当时开会的时候,整个会场议论喧嚣,大家纷纷猜测我国参加此次亚太会议的背后目的。眼看整个场面陷入到了一种微妙的尴尬境地,为了调整开会风气,周总理发挥出强大的控场能力,并幽默风趣地说:“我们是求同来的,不是来求异的。”这句话一出,不仅平息了所有的质疑,同时这句话这句话也成为了我国社交方面的经典话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这场会议召开的国际背景是在二战刚刚结束,而我国也刚刚建国,所以当时广大亚非国家的多个地区和人民正在相继获得独立。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成了一块里程碑,并推动了亚非世界国家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

不过,在各民族和国家相继获得独立的另一边,美国与苏联的冷战日益加剧。虽然从狭义上来讲,这只是两个国家的对峙,属于局部问题,然而从广义上来看,美苏两国的冷战确确实实影响着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且,稍有不慎将会让其他国家也卷入到这场冷战危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稳固新生政权,同时能够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获得自保,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始终坚持中立和不结盟的路线。

随着美苏两国冷战局面的持续性发展,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更是深刻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是时候要让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让亿万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获得相对安全的环境,并且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印度以及印尼等五个国家发起了一场会议目的积极向上的亚非会议,当时参与国的阵容强大,有远在中西亚的阿富汗,也有还有菲律宾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日本也被邀请并参加到这次会议当中。此外,黎巴嫩、苏丹和叙利亚等国也加入到了这场会议。

当时,我国代表团经过对时局的严格分析以后,提出了一个具有向导性意义的方针,那就是扩大和平统一战线,并且积极促进民族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美国媒体正在别有用心歪曲我国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时,周总理在会上不仅霸气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著名精神宣言,还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外交五项原则。第一次亚非会议圆满结束以后,于十年以后,第二次亚非会议预定在阿尔及利亚召开。

然而从第一次开会后,经过了十年的时间的发展,国际背景又一次面临新的变化,比如美苏两国的冷战还在继续,我国也与苏联断交。同时,阿尔及利亚内部正在发生着一场严重的政变,为此,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时间只能一拖再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面对世界局势分析以后,便一致认同取消这次的亚非会议,这样才有利于稳定时局。但我们并不是东道主,所以也无法决定这场会议的去留,只能派陈毅去亚非会议的筹办专场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要明白,陈毅元帅并不是专业的外交家,他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军人,在外交方面,不免显得有点业余。然而,建国初期外交人才短缺,考虑到陈毅的综合能力后,组织还是让陈毅当上了外交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一点,陈毅内心也非常清楚自己可能无法胜任工作,为了能干好工作,在他任职初期还得到过周总理的帮助和指点。但陈毅元帅毕竟是一位军人,后来他的外交工作进步神速,然而有时候还是难以控制住军人本性,说到兴头上免不了出一些让人惊奇的豪言壮语。

到达阿尔及利亚之前,周总理也屡次强调,让陈毅见机行事,保守做决定,千万不要鲁莽。可等陈毅真正到达会场,看到了热情欢迎自己的其他国家代表时,他一时间热血沸腾,并做出豪言表态:“这次亚非会议不仅要得好好开办,还得开好!办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可好,陈毅元帅的这番话,一下子成为了西方媒体攻击我国的把柄,这些人在报纸上极力扭曲事实,说我国正在不惜任何代价全力主导着会场的开办。

要知道,在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被无限扭曲放大,于是大家都对我国的代表人员议论纷纷,有嘲讽的,有看戏的,也有坚定支持陈毅的。眼看着陈毅因说错话而将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不仅亚非会议没有开成,这件事还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料之中的是,听到陈毅的“豪气”发言后,周总理气得全身血液上涌,因为他很明白,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毅确实为国家声誉惹了麻烦。

正如毛主席和周总理所遇到的那样,第二次亚非会议确实没有按期举行。在这之后,这场预定于1965年召开的联合会议,直到50年后才真正等来召开的日子,不过这已经是后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由于这场会议的未能如期举行,陈毅等人只能先行回国,而他本人也心里清楚,这次会议之前的放嘴炮行为,让自己和国家的名声誉遭到了一些影响,然而覆水难收,此时他想挽回声誉也已经无能为力。等他回国以后,周总理第一时间召见了陈毅,并大发雷霆拍桌子怒吼:“谁给你的权力让你这样说?你提前打过招呼吗?”

这可是周总理第一次对陈毅发这么大火,不过好在陈毅的认错态度十分良好,他积极主动认了错误,并且表示全力担负起这次的责任,周总理这才消了气。这次教训以后,陈毅再也不敢于公开场合随便高谈阔论,他在此之后更加谨言慎行,并努力向周总理看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之初,我国的处境不是特别佳,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外交人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只要是站在国际立场上,一切都要谨言慎行,这样的话才能维护我国良好大国的形象,而且也能够将我国外部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无论是周总理,还是陈毅元帅,他们都是国之栋梁,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确实发挥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先辈应该被大家永远铭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