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科协新媒体

一周科技产业政策与要闻动态精选

带您了解最新科技政策前沿动向

产业政策

(2024.6.10~2024.6.16)

北京出台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月14日上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北京市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北京ESG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到70%左右。到2035年,北京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ESG体系建设更加完备,成为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来源:“发展北京”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资金拨款约332.3亿元
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023年度报告

6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预算3419603.33万元,其中,资助项目经费预算3367270.18万元。2023年完成资助项目资金拨款3322676.76万元,其中,资助项目直接费用拨款2804360.45万元,间接费用拨款518316.31万元。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各类项目3781890.28万元,其中,资助项目直接费用3187901.38万元,核定1215个依托单位间接费用593988.90万元。来源:“锐动源”公众号)

关于举办第二十五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中的积极作用,2024年北京市科协将举办以“薪火相传 科技强国 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来源:“北京科协”公众号)

工信部组织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改革情况评估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改革情况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对象为国务院批复的23家自创区,评估时间基准为自批复之日起至2024年5月31日。本次评估内容包括自创区目标定位实现情况、创新发展成效情况、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示范效应发挥情况、管理机制保障情况等五个方面。>>来源:“工信微报”公众号)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商大黄页》正式发布

近日,北京经开区营商合作局围绕产业、政策、空间、办事流程等企业日常相关事务,经过梳理、拆解、重构等方式,从企业实际业务和办事需求的角度出发,推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商大黄页》,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全面打造“亦庄服务”品牌。>>来源:“北京亦庄”公众号)

要闻动态

(2024.6.10~2024.6.16)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

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日前结束,此次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后续,他们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来源:“北京科协”公众号)

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初赛圆满收官

6月12—15日,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初赛在经开区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球的440个创业项目完成初赛比拼。根据本次HICOOL赛事配套的专属政策,获奖项目主要负责人,均能够备案为“亦麒麟”人才,其中,第一、二、三等奖将备案为“亦城杰出人才”,优胜奖备案为“亦城领军人才”,将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并享受专项奖励、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各项待遇;未在比赛中获奖,但经评估符合经开区发展需求确需引进的项目,落地后项目主要负责人参照“亦城优秀人才”标准享受相应待遇。>>(来源:“北京亦庄”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羲和号”精确刻画出太阳大气较差自转的三维图像

太阳大气层的自转有什么规律,特别是不同高度的太阳大气,自转又是如何变化的,此前一直没有定论。6月13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的一篇论文,为理解太阳大气的自转规律提供新视角。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根据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最新的探测结果,精确刻画出太阳大气较差自转的三维图像。>>来源:“科技日报”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团队根据“羲和号”卫星的探测数据绘制的国际上首个太阳大气自转三维分布图(南京大学“羲和号”科研团队供图)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完成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

6月14日,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消息,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这是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的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标志着该系列运载火箭已全面转入开展大型地面试验研制的快车道。>>来源:“科技日报”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开幕
多项全球领先AI成果集结亮相

6月14日,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在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展示中心开幕。全球首个低碳单体稠密万亿语言模型,全球领先真机实验成功率突破95%的泛化抓取技术,能反思、可随机应变的铰接物体操作大模型系统、全球首个智能心脏超声机器人……作为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北京新型研发机构,智源研究院发布一系列前沿研究成果。>>来源:“北京科协”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