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诗是毛主席对彭德怀的由衷赞誉,也是彭德怀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百团大战、解放大西北、抗美援朝,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条件有多么艰险,彭德怀都临危受命,不辱使命,缔造传奇。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全国人民载歌载舞喜迎佳节,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息,但是在中南海的颐年堂会议厅,氛围极其沉重,朝鲜战事升级,麦克阿瑟不顾新中国的警告,指挥联合国军公然跨过“三八线”,向北进犯,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外患”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毛主席认为,现在的朝鲜局势,不是派兵和不派兵的问题,而是出兵早晚的问题,早一天出兵和晚一天出兵,所带来的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10月2日下午,会议继续进行,毛主席率先发言:“今天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出兵的时间,二是由谁来挂帅。”

在挂帅的问题上,一开始,大家普遍认为粟裕最为合适,但此时的粟裕正在青岛休养,病情依然十分严重,后来几位常委提议由林彪出征,但是林彪对抗美援朝的决策并不赞成,在他看来,中美之间在工业化进程、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巨大的差距,贸然出兵朝鲜,无异于“引火烧身”,因此他也以“健康”为由婉拒了。

过去,林彪确实打过一些漂亮仗,但三军主帅,如果心存顾虑,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既然林彪推脱,毛主席自然也就不再考虑他了。反复综合考量之下,毛主席将目光放在彭德怀身上,在南征北战的二十年时间里,毛主席深刻感受到,彭德怀是一个临危不惧、敢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杰出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彭德怀尚在古城西安,一方面,他在为建设祖国大西北而尽心竭力,另一方面,在了解到朝鲜半岛局势之后,他认为中央出兵援助是迟早的事情,只是他没有预料到,这份重任即将压在他的肩头。

10月4日,一架飞机落在西安机场,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的两位同志来到彭德怀的办公室,一见面,他们便即刻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彭总,中央让我们来接您立即赴京开会。”彭德怀心想是不是要自己前去汇报西北工作,可当询问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我们也不清楚,周总理特意交待,马上接彭总赴京,一刻也不能耽误。”彭德怀隐隐觉察将有大事发生,于是安排了西北局的工作,匆匆忙忙飞往北京。

来到北京西郊机场,彭德怀来不及休息,乘车赶往中南海,中央政治局正在颐年堂开会,周恩来已经在门口等候,二人相伴步入会议厅,毛主席见彭德怀来到,显得十分高兴,说:“老彭,辛苦了,你来得正好!”毛主席与彭德怀握手之后,彭德怀随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认真聆听会议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政治局正在讨论准备出兵援朝的问题,大家发表各自的看法,会场上的气氛极其严肃,即便是与彭德怀同舟共济几十年的朱德总司令,见他到来也没有多说几句话。由于彭德怀刚参会不久,不了解会议的全部情况,因此只是静静地听着大家发言。

在如此重大的决策面前,有困难是必然的,有分歧是在所难免的,毛主席听完与会者的发言后,说道:“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这句话,深深印在彭德怀的心里。

当晚,彭德怀住在北京饭店,反复思考当前国家的困难和出兵朝鲜的利弊,以及毛主席最后说的几句话。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以为是睡沙发床不习惯,后来搬到地毯上,还是睡不着,到最后索性不睡了,认真分析起眼前的局势。在《彭德怀自述》中,他这样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占领朝鲜半岛与我隔江相望,威胁着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取决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

经过一晚上的权衡,彭德怀已经深刻地认为,毛主席出兵朝鲜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次日上午9点,彭德怀与邓小平简单交流后,驱车同去中南海,申明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晚解放几年,但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将来的问题会更复杂。

毛主席说:“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你看,带兵去支援朝鲜人民作战,派谁挂帅最合适呢?”彭德怀说:“不是早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了吗?”毛主席讲了林彪的情况,他的精神紧张,强调身体不行,硬不接任务,紧接着说道:“既然林彪说他有病不能去,这副重担只能由你彭老总来挑了,这是一场比保卫延安更艰苦更复杂的战争。”

在这一刻,时间仿佛暂停了,屋子里陷入了寂静之中,但片刻之后,彭德怀刚毅地说:“主席,我这个人的脾气你是了解的,我服从中央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从来不畏惧硬仗。1947年时,胡宗南率24万大军进攻延安,而且拥有美式装备,而解放军只有2.5万人,武器落后,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的兵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今全国胜利了,有了几百万的军队,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彭德怀相信,在这场正义的战争面前,中国军人一定能打败美国侵略者。

下午召开会议时,毛主席做出了由彭德怀挂帅出兵朝鲜的决策,并确定援朝的初步时间。彭德怀临危受命,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入朝之后,先后发动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稳定了半岛局势,并于1953年7月27日,迫使美国人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彭德怀是我国首任国防部长,在主抓军队建设的同时,也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他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仗义执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但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总是有许多辛酸和无奈,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因为一封信而惹上了“麻烦”,回到北京后被罢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彭德怀认为自己继续住在中南海有些不合适了,便主动申请搬走,住进了挂甲屯的吴家花园,当警卫班的战士还在争分夺秒地收拾新住所的时候,彭德怀便迫不及待地将全部家当搬来了。一下车,他就走进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干活,有战士说:“首长,我们还没有收拾完,真过意不去呀,这活儿,说什么也不能让您干。”

彭德怀握着他的手说:“同志,可不能这样说,我现在是这家的主人,你们来帮忙我已经十分感激了,哪有自己不干的道理呢?”彭德怀让妻子浦安修拿来一些钱,安排秘书綦魁英买来瓜果饮料犒劳大家,许多士兵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元帅,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忠厚大叔”。

搬来吴家花园的第一天,彭德怀在劳动的汗水中和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为了革命事业忙碌半生,此时此刻,告别喧嚣,“解甲归田”,终于在生活中找寻到一点恬静,彭德怀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更多时间读书,这是在战争年代和为祖国建设事业奔波时想都不敢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八点,中央办公厅派人送来一份请柬,是邀请彭德怀参加天安门国庆节观礼的,彭德怀看着手中的请柬,又抬起头看着墙上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久久没有说话,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这时浦安修来到身边,彭德怀说:“毛主席没有忘记我!”随后又自言自语:“国庆观礼到底应不应该去呢?”

浦安修说:“听说国庆规模很隆重,还有阅兵仪式呢!”彭德怀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在如此盛大的场合,自己还是不要去为好,于是叫来警卫参谋景希珍,给中央办公厅打去电话,婉拒邀请。

国庆节那天,彭德怀和警卫员、参谋、秘书等组成的“家庭成员”围坐在电视机旁,此时此刻,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关心国庆盛宴,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示意。阅兵式开始了,镜头给了现任国防部长林彪一个特写,彭德怀静静地看着,随后站起身子,走出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几天,毛主席的电话打到了吴家花园,让彭德怀去一趟中南海,彭德怀没有丝毫停留,坐上汽车直奔目的地,当他走进屋内,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已经就座,彭德怀向大家一一注目致意,然后走到一张空着的沙发前坐下。

毛主席态度和蔼友善,询问彭德怀最近的情况,鼓励他有时间多学习,彭德怀对毛主席的教诲表示认同,说道:“吴家花园距离党校很近,我希望去党校学习,我准备学习四年的时间。”毛主席点了点头,把这件事情交给彭真和杨尚昆两位同志,然后说:“不要学习那么长时间,两年就够了!”

几天后,彭真和杨尚昆来到吴家花园,他们是来安排彭德怀去党校学习的,并当面向校长杨献珍、副校长艾思奇做了交代,自此,彭德怀正式成为中央党校的一名学员,但这名学员是多么“特殊”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彭德怀是第一个来这里学习的政治局委员。

1965年前后,中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外部形势:在北方,中苏友好关系破裂了,苏联在边境屯兵数十万;在南方,美军侵占越南,战火随时都有可能燃烧到中国大地;在西部,中印之间的摩擦不断,反击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在东部,美军第七舰队依然停留在台湾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欧洲地区,忽略了后方基地建设,因此当德军入侵,才从欧洲迁出把一部分工厂,这是历史给予的深刻教训,因此毛主席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九字方针,并作出加快战略后方大三线的重要指示。

经过毛主席认真考虑,决定请已经被罢官六年的彭德怀出山,于是让彭真先给彭德怀打去电话,征求彭德怀的意见,但是彭德怀认为自己只会带兵打仗,不懂工业建设,于是表明态度,直言拒绝。彭真劝道:“彭德怀同志,这是毛主席的意见!”

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彭德怀知道,这六年之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如果自己现在“出山”,能否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否出色地完成毛主席交代的重要工作?如果干不好,给三线建设带来损失,可谓责任重大,简单思考后,彭德怀还是拒绝了彭真的“好意”,彭真无奈,只能回去向毛主席汇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吴家花园,彭德怀夜不能寐,仔细想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认真思索毛主席三线工作的指示,于是翻身起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是不去西南三线得好,我希望回老家或者国营农场工作,自力更生,减轻国家的负担。

1965年9月23日清晨,彭德怀接到一个电话,是毛主席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那头告诉他,毛主席要亲自与他对话。彭德怀闻言,深感震惊,不久,他便听到了毛主席浑厚的声音,这是已经许多年没有听到过的乡音,在这一刻,他的心涌上一丝暖意,说的:“主席!”毛主席说:“你赶快来一趟吧,我们好好谈谈。”

毛主席已经这样说了,彭德怀还能说什么呢?他乘车来到中南海,毛主席已经在门口等候,见彭德怀下车,伸出暖洋洋的手,当这两位阔别多年的战友再见面时,彼此的内心都非常激动,四目相对,两只手紧紧握着,久久不愿松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说:“主席,我写的信您收到了吧,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毛主席说:“我这里不是三宝殿,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来!”当谈到彭德怀的信时,毛主席直言,他们从井冈山时期就在一起,几十年的战友情,却不常来电话,总是写信表达心思,还写了“万言信”,在此之前,彭德怀曾将自己的生平,从贫苦的少年时期,到庐山会议后的境遇,洋洋万字。

毛主席说:“你这个人,脾气就是倔,花了力气写信,我却不一定全看得明白,你不满意,我也不满意,这是何苦呢?我们可以谈一谈,拍桌子都可以。”随后便言归正传,表达希望彭德怀去西南工作的想法,可是彭德怀依然以“我是农民,不懂工业”为由拒绝,毛主席说:“你搞军事这么多年,大西南的建设与军事密切相关,你去是比较合适的。”

毛主席还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又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训说了一遍,从而说明西南大三线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战略构想,彭德怀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继续说:“革命能有今天不容易,我们大家要团结。今天能来,我很高兴,你还是去西南吧,你怕工作不好做,我让少奇、小平召集西南地区的同志开个会,把中央的意图讲清楚,让他们积极支持你的工作。你要给我写信,让他们不得有误,赶快给我送来。”

毛主席知人善任,彭德怀忠诚为国,事关国家大局,他如何能再次拒绝?彭德怀说:“主席,我听你的!我想通了,我去大西南。”毛主席很高兴,他们热诚地交谈着,一直到12点才结束。

当天,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人相继来到,大家与彭德怀一一握手,表达问候,彭真说:“毛主席是关心你的,我早就说过!”刘少奇也说:“老彭,主席没有忘记你,你一定要去大西南干出个样子来!”邓小平说:“老彭,你一定要轻装上阵,重振彭大将军雄风!”彭德怀随即表态:“事关国家安危,我也不再推脱,再苦再难,我绝不后退半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摆好饭桌,众人一起进餐,毛主席说:“德怀马上就要出征了,今天我们为德怀送行!”不久之后,彭德怀踏上了前往大西南的征程,将自己的热血,倾注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