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 庞婷)6月15日,首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汇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企业家,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策略与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围绕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创新发展、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研讨,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古为今用必须要有新的文化思想,要用今天的文化思想来研究古代的文化精华,真正达到为今所用,为改革开放所用,为中国式现代化而用。”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致辞(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贺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与世界联系,用开放的思想研究中国的文化。“要从四大文明的根上进行研究,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值得研究。可以将我们的文明和它们进行比较,可以吸收什么,应该批判什么,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他进一步提到,要用世界的眼光和新思想、新文化来研究我们的文化精华,真正做到为中国所用、为世界所用。

中国一带一路网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副主任谭凤涛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赠送墨宝(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就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如何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等问题提出建议。

除主题演讲外,本次论坛还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峰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