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运梦,缘续苏州河。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开赛一个月后,今天,一辆精心修缮、全面升级、汇聚了城市街头运动知识和文化的“移动的体育博物馆”从苏州河畔焕新发车,科普宣传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的办赛理念,关注城市街头运动在上海的发展。

“移动的体育博物馆”第一站在华东政法大学启动,通过主题展览,让更多市民了解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的项目发展和文化内核,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上海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陆檩,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体操世界冠军、两届奥运参赛运动员代表范忆琳等共同启动移动展车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在华东政法大学启动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体育藏品“动起来”

为了让体育博物馆“走出去”,让体育藏品“动起来”,让体育文化“零距离”,上海体育博物馆突破了以往的固定建筑物和展陈空间模式,精心打造“移动的体育博物馆”。

这辆承载体育故事的展车驶入校园、运动场馆、社区街镇、热门商圈和赛事活动现场,去年共走进了13个场所,吸引约1.2万人参观。

今天,焕新发车的“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将围绕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成功举办,以丰富的视觉效果、可触摸的互动体验、专业的科普知识来向大众推广霹雳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四个项目。全新升级的展车内部由四个墙面展柜、中心立体展示区、照片墙、奖牌四大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四大项目的运动特点以及他们的“上海记忆”。车身配有巨大的屏幕展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宣传视频,酷炫的竞技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充分展示上海作为首个承办中国全新赛事的城市焕发的崭新活力。车尾橱窗内,由四个项目的运动形象组成了新的拼接的画面。同时,在每个运动形象周围配备显示屏,同步展示该运动精彩瞬间,使其运动魅力直观化。

此外,上海帆船公开赛、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等赛事照片的呈现,让市民再次“零距离”重温了国际体育大赛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运精神“跨时空”

“移动的体育博物馆”第一站为何选择华东政法大学?在100年前的1924年之夏,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成为首个全国性体育组织,其办公旧址就位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校区内的26—27号楼。

100年后,精心修缮过的时代奥运建筑,通过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带领参观者重温百年奥运缘: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带回的“中华奥运第一章”原件——是中国人于1932年从美国洛杉矶带回的第一枚奥运会官方参与者纪念章,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田径选手、著名竞走运动员周余愚参加奥运会时的签名簿……讲述着上海这座城市和奥运会跨时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力量“聚起来”

上海体育博物馆自2021年7月正式开馆以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力量”: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捐赠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签名国际自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中国·上海)纪念盘,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捐赠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签名上海自行车馆照片,体操世界冠军、两届奥运参赛运动员代表范忆琳捐赠的个人比赛服,丰富了上海体育博物馆的馆藏、丰富了带有奥运记忆的体育精神、也丰富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市体育发展基金会体育文化专项基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捐赠仪式。基金成立三年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达承慈善专项基金、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倾囊相助,“华天·人马一心”、上马慈善跑等公益项目和体育文化品牌活动一路相伴,在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讲好上海体育文化故事,让更多市民感受体育正能量,是上海体育文化品牌“体荟魔都”的内核。再过40天,巴黎奥运会的圣火将在塞纳河畔点燃,“移动的体育博物馆”承载着奥运精神,将从苏州河畔再出发。(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