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腾湾区,长虹卧波架通途。6月16日,中交一航局参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这座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艰苦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通过“大考”,即将在万众瞩目中“上岗”,画上珠江口“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开创湾区交通发展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也是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的唯一直连通道。中交一航局主要负责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及附属房建、23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的浮运安装,以及非通航孔桥建设,是全线唯一一家全面参与“隧、岛、桥”核心工程的施工单位。海底隧道是其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控制性环节,长6845米,其中沉管段长5035米,是世界首例特长超宽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名片工程。中交一航局于2016年12月首个入场,7年建设贯穿始终,高质高效完成了各施工任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填补了诸多行业空白。施工中,中交一航局自主研发世界最大十二锤联动液压振动锤组,完善了由我国首创的“大直径钢圆筒振沉技术”,创下了“141天外海快速成岛”的世界奇迹,为成岛技术贡献了成熟的“中国方案”;自主研发世界首艘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及世界最大、最先进自升式碎石铺设整平船“一航津平2”等大国重器,首次将国产北斗定位系统引入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创造了连续7节沉管毫米级安装的世界纪录,将世界跨海通道工程施工引入智造时代;国内首次大规模斜面清水混凝土应用海上房建,兼具工程品质的同时,扮靓湾区最美新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交工验收通过后,深中通道监控中心已开始24小时值班,路政按预定线路有序展开巡查,相关设备、系统正进一步联调联试,项目距离正式通车再近一步。

作为直连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的首个公路通道,深中通道通车后,从中山直达深圳,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30分钟,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陈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