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双双创了纪录。就业该怎么办?今年的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只有 33.2%获得了工作邀请,这比去年下降了 17 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福本院校本科生 43.9%的 offer 获得率。也就是说硕士博士找工作好像比本科生还难。

就业难怎么办?首先我们的社会还有巨大的就业缺口。有很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人员,包括什么呢?当然包括 2000 万的家政。在细分领域里面,还有厨师、实物造型师、人偶、手办化妆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等。这些非常细致、非常新的工作岗位,现在找不到人。所以你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格局,一方面很多工作没人去做,找不到人。另一方面毕业生又觉得就业难。

有一个小伙子花了 1000 块钱在广州地铁站投了一个求职广告,他的微信就被加爆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有想象力,广东这个小伙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那么具体该怎么办呢?我的观点,找工作要忘记自己的专业,抓住市场的需求。在干中学,花了 4 年、8 年,你有专业了,你永远不可能放弃你那个技能在脑子里了。我说的是放弃专业是在脑子里,你不能有专业的框框。你应该面对社会、面对我们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需要什么,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你就应该去学什么。

比如开出租车,我跟出租车司机聊天,就经常发现好的出租车司机有头脑,他一天走下来,挣的钱比别人多。而不动脑筋的出租车司机,有时挣的钱就比较少,还会抱怨。所以出租车这个行业简单,但你要动脑筋,如果沉下心去做,你能做得很好。同样道理,其他很多行业,你去挖掘,你去放下身段,你去仔细琢磨。你学的专业一定有用,有了这个第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之后,你就可以不断提高,就能上去。

就好像 30 多年前,我们刚出国的时候,我就发现,什么样的出国的人找工作容易呢?就是学外语的。不光学英语的,学俄语的、学法语的、学西班牙语的、学日语的、学韩语的,好找工作。为什么呢?学语言的人有一个优点,他不太问为什么,语法就这样,别人习惯用法就这样,你让老追问他有啥意思呢?

你问多了以后,你就把自己约束住了。我为什么要干这个,我不能干那个?你不能想那么多。找工作的过程中,你就面对那个雇主,面对现实。在干中学,一边干,一边琢磨,你就会有很多工作机会。放下身段,忘记专业,从低起点开始,换成另一个工作,你的工作能力会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