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5月1日-6月15日),安徽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23.5毫米,偏少82%,平均无降水日数41天。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安徽省北部气象干旱发生发展,5月下旬沿淮淮北已普遍达重旱以上。为应对安徽北部的旱情,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严阵以待,密切关注土壤墒情监测和旱情发展情况,切实做好抗旱各项工作。

据6月16日监测显示,沿淮淮北维持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等地有13个县(市)达特旱。6月8日10时,省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13日16时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14日16时,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

省气象局加强与省应急厅、省能源局和省水利厅会商,滚动制作发布高温干旱监测评估及风险预估产品。11日联合省农技推广总站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4日参与省应急厅联合调查组,赴亳州、阜阳、淮南开展抗旱工作调查,全力做好抗旱保苗气象服务。

6月以来,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发布高温、强对流、气象干旱等预警信号364条,累计覆盖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55万余人次。面向能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专题气象保障服务14(期)次。6月14日09时-6月16日14时,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滁州开展地面增雨作业29点次,发射火箭弹61枚、燃气炮3416发、燃烧地面焰条12根。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黄淮抗旱专题会商,每日11时发布人影作业条件预报,加密作业条件预警,提前3小时发布作业条件监测预警报,确定重点作业区域和作业时段,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

记者同时获悉,18日夜里起全省有强降水过程:19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0日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21日沿淮到沿江、22日淮北地区东部和淮河以南有中雨,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16日至18日江北大部分地区仍有有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范围缩小,仅淮北北部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他地区最高气温降至32℃以下。22日全省高温天气缓解。(记者 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