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6月16日)

爱之深则责之严,但严父的架势淹不没慈父的真情。

——〔中〕杨绛《我们仨》

02

黄琳茜:独木成林,自洽为圆

UIBE国关团学

个人简介

黄琳茜,中共党员,河南商丘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生。经贸院金融学双学位在修,多次获得校级二等、三等奖学金。担任20级年级学习委员,曾任全球治理人才发展协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乒乓球队、女篮队队员。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入芝兰之室

幽香暗渡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形容的便是她这样的人吧。初见之前,我从一位黄琳茜的好友那里得知,她一直戏称黄琳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总是可以抚平她焦虑的情绪。真有这么神奇吗?带着些许的疑惑与好奇,我期待着这次见面。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里,我们交谈甚欢,我也沉醉在其魅力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服与闲适,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在此刻被温柔地消融。她的话如同拨云见日的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那些曾让我纠结不已的负面情绪和问题,都在这束光芒下渐渐消散,留下的只有一片豁然开朗的明朗。“有这么靠谱的人做朋友真的感觉人生圆满!”就让我以黄琳茜朋友的真诚评价作为本次专访的开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

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同为河南考生,我深知从小到大所面临学习模式的压力与强度。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到她简历中写着拥有三门乐器的十级证书时会感到如此惊讶。从小笼罩在高考大省的紧张氛围之下,竟然还能有这般时间和精力投入这些课外活动。但她回忆起那些忙碌的时光时却说“我只记得当时我很快乐!”人生途无虚行,步步皆有所载,得益于善于教学的老师,开明支持的父母以及坚持下来的自己,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都有了比较圆满的收尾,也对她以后的学习生活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带着自由与浪漫浸润了她,赋予了她独一份的乐观与开朗;家庭用开明和支持养育了她,赋予了她独一份的松弛与平静。“我拥抱并接受着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高中之后的生活逐渐被学习填满,再到大学里慢慢丰富和忙碌起来的另一种体验,每一种生活方式都被她消化的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慌不忙

允许失败和犯错

黄琳茜形容自己向来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怕走到岔路吗?”我问。“最要紧的是要迈出第一步,不到最后一刻,结局总还是不定的。况且君子以行言,再周密详细的计划也跟不上行动的变化。”对她来说,目的可求完美,举步之计则无需周全。她爱尝试,爱自由,爱多线并行,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她相信路是越走越宽的,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但对于黄琳茜来说,“走一步看一步”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规划,而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去争取最大期望值。做事情前,她习惯于为自己划定一条能够接受的底线。在决定继续读研之后,她就考虑要在研究生时换一个新的专业去尝试。大三时,她一边准备保研,一边准备跨校考研。但她清楚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有学上就可以”是她给自己预留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之上,她会尽力多探索一些可能性。事在人为,这种心态为她构建起自己的容错空间。这样的规划和行动方式尝试空间大、自由度高、对人和事的包容度强。虽没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勇气,却也不至于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当下的事

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黄琳茜说自己是一个有点“轴”的人,会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上倾注极大的精力,学乐器如此,学兵乓球如此,在其它的事上亦如此。大三时,在准备保研、考研和学生工作的多重压力下,黄琳茜还有金融学双学位重要的专业课学习与考试。在当时的情况下,放弃双学位或许是更为理智、更为轻松的的选择。“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已经付出许多,必须要得到一个结果。”黄琳茜这样说。眼下虽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于是,图书馆、教学楼、诚信楼连轴转成了她的日常;每天都推导一个金融模型成了她的习惯。模型的推导从生涩到熟练、从半个小时到十分钟、从一遍到数十遍,她的“轴”更多体现在对所做之事的专注与细致。所谓“事不避难者进”,这种“轴”正是她挑战自我,坚决果断放手行动的独特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一块石头顺着坡滚下来似的

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

金融双学位、年纪学习委员、全球治理人才发展协会会长、院兵乓球队队员、女篮队队员......这一个个身份叠加起来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仅仅是看这些名头便觉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更别说处在漩涡中心的黄琳茜本人了。我真诚地发问:“到底是怎么做到处理这么多的事情同时还兼顾着自己的生活和娱乐呢?”“这些事情听起来虽多,沉下心一件件落到实处倒也没想象中那么焦头烂额。行动是架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黄琳茜回答我。事情多,时间也多,它在等着被填满。“其实大学是一个相对包容的环境。四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去探索出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一山有一山的错落,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平仄。大学校园里,有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碾压夺冠的、有在学生工作中大放异彩的、有做自媒体博主坐拥大批粉丝的、有精通小语种无碍交流的……人生是如此简单,而又是如此丰厚。放心吧!收获的季节到了,丰收是自然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的方向是独立人格

进步的标志是自由宽容

暮春风动,花朵怒放着,绿叶积蓄着,人也成长着。对于黄琳茜来说,她的成长便是自洽与独立。经历过高中三年的高压学习,心中有根弦一直是紧绷着的。她坦白地告诉我大一时自己很难完全松下来。初入大学,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学生工作、志愿活动、社团......太多的选择让她觉得什么都想抓,但什么又都抓不住。多尝试成为她的信条,对她来说,有些事情只有亲自体验并为之努力争取过才能达到真正释怀的状态。她说,她理解的自洽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和矛盾,确认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建立起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疫情时的日子让街道安静下来,也让她拔去心中繁芜丛乱的野草。“要去爱具体的生活”黄琳茜说。待人宽容,亦要待己宽容。焦虑之事万千,但当你去爱具体的生活,做具体的事时,这种源自实绩的踏实感总会带来平静的自我接纳。

另一个显著的成长是独立与自由。自由往往意味着责任。当她离家一人生活时,当她独立选择读研的专业与院校时,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独立与自由,还有一份为自己负责的勇气与果断。尤其是关于读研院校与专业的选择,她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从跨考管理学专业到进入全英授课的中丹学院,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我将跳出舒适区,直面新的挑战。”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她也在满怀期待地去开启下一段全新的旅程。

最后,我问起黄琳茜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她说;“不需要随波逐流,过好当下。找自己的海,开自己的路,所求不过问心无愧。保持好心态,避免一些无意义的焦虑与比较。”虽然说人到每一阶段都难免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畏畏缩缩,总是在观望别人在干什么。但其实,已经是时候自己去做决定了。人生没有一定要做的事,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事,全凭自己心意。另一方面,她还提到要多选择,多体验。太阳虽好,却总要自己去晒。就像她在大四也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职位——兼职辅导员。工作虽琐碎却全面,和以前所做的社会公司实习截然不同。她强调要抓住难得的机会尝试不同的事物,在实际体验过后做出的选择会更有底气。

“简单,而有丰沛的爱;平常,而有深刻的心。”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我想起她说做兼职辅导员是想着能多帮大家一点就多帮一点,发挥一点余热。她也确实合适这个位置。她的身边有一种神奇的磁场,靠近她、与她交谈,一切都是如此的舒适自然,像夏季燥热中的一阵凉风,一片浓荫,一亩荷塘。她是芝兰玉树,时刻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03

广而告之

(2024年6月16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联系人: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

微信号:GDYT-2017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04

平台记事

(2024年6月16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6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万;6月7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万;6月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6万;6月9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7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3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万;截至6月16日16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6万。

05

(2024年6月1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