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李井泉是我军的高级将领,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李井泉担任重要职务,官至副国级。

这样一位老革命,特殊十年期间的遭遇非常惨淡,被五十万人批斗,儿子也被活活打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9年,李井泉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里。1927年,李井泉正式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随后投身于“八一”南昌起义军。

在土地革命的烽火中,李井泉的身影活跃在红一方面军的各个角落,历任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务,深入基层,倾听农民的心声,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为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付出辛勤的汗水。

1934年,李井泉参加长征,担任中央直属纵队没收委员会主任、政治处主任等职务,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长征途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为红军的胜利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李井泉担任八路军副旅长、旅政委、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他率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经过百余次浴血奋战,歼灭大量日伪军和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李井泉将目光转向地方的建设与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地方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井泉担任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务,推动西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为国家的整体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担任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李井泉全面投身于西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深思熟虑,制定详实且前瞻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注重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振兴,致力于提升当地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李井泉还十分关注西南地区的民族团结和进步事业,积极倡导并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努力消除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1959年后,随着全国形势的变迁,李井泉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被错误地贴上“独立王国”的标签,遭受50万人的批斗会斗争。

在被批斗的日子里,李井泉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上的折磨,承受政治上的巨大压力,遭遇家庭的不幸。

1967年,李井泉的爱子李明清不幸遭遇殴打,终因心脏病发作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李井泉心如刀绞。

两年后,李井泉的妻子肖里也在狱中离世,留下无尽的悲痛和遗憾。

面对家庭如此重大的悲剧,周总理曾下令要严肃追查此事,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李井泉选择了宽容和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井泉坦然表示,不追究了,以免牵连更多无辜,这位在工作和品德上均堪称楷模的老干部,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以大局为重。

晚年,李井泉担任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顾委常委以及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等职务,官至副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