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5年3月29日上午8时,解放军驻南京817部队随军家属、也是部队工厂的职工吴淑华来到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挹江门派出所为她丈夫——817部队技术员徐基昌的祖母谢泉娣注销户口,在管理户籍的内勤民警问及谢泉娣的死因时,吴淑华声称:“我爱人徐基昌的祖母谢泉娣,84岁,曾因心脏病晕倒抢救过。今天上午,我爱人上班后回家拿草纸大便,发现祖母摔倒在厨房,一地血,跌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派出所办公室的日常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对辖区居民户口档案开展统计核准工作的户籍民警

吴淑华的话当即就引起了户籍警的怀疑,是怎样的一跌会跌成一地血?因此,他以“死因不明”为由拒绝注销户口,需要亲眼查看才行,并立即向下关分局进行上报。随后,该户籍警领着一名同事跟着吴淑华前往817部队家属区徐基昌家进行现场查看。查看的结果证实了户籍警的怀疑——他发现死者谢泉娣的头部有多处钝器造成的打击伤,这显然不可能是跌倒造成的。换句话说,84岁的谢泉娣老人的死不是意外,而很可能是一起凶杀。于是两名挹江门派出所的户籍警一名留在现场进行看护,另一名立即返回派出所,向下关分局刑侦处报案,要求刑侦处派人前来对现场进行仔细勘验。

当下关分局刑侦处的侦查、技术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无不皱起眉头。由于帮忙处理谢泉娣的后事现场经人进进出出,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谢泉娣的遗体也已经从厨房被挪到了房间里的床上,脸部已经经过了擦洗,厨房的地面也已经经过了洗刷和打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取的有价值的物证了。

死者谢泉娣的孙子——解放军817部队技术员徐基昌说:“我当天去部队上班后不久,因为拉肚子没有草纸,所以就回家拿草纸大便时(当时的家属区厕所和住家是分离的),发现祖母(谢泉娣)就已经跌倒在地。我给她做了十几分钟的人工呼吸,但她已经不行了,就关了门,回部队把爱人吴淑华叫回家,一起来的还有部队上的几个人,是一起到家的。

帮忙料理谢泉娣后事的几个邻居说:他们随着徐基昌一起进屋时,死者谢泉娣是仰卧在厨房的地上,双手呈上举的姿势,左手拿着一块沾满血的湿毛巾,嘴巴上有明显擦拭过的痕迹;水池边上也有血迹,水龙头当时是半开状态,水流还在往池子里流。看样子是死者跌倒后曾经爬起来到水池边洗过,然后体力不支又跌倒了。厨房的地上有一大滩血迹,死者的头部有好几处伤痕,他们以为可能是死者跌倒后爬起来又跌倒,反复几次造成的。

然而,法医对死者尸体的尸检却并不支持邻居的说法:经尸检发现,死者的头部、颈部、手部的皮肤表面都留有扼、捂、抓留下来的痕迹。头部总共有伤口十二处,其中一处位于头顶,另外十一处环布那处头顶伤的四周。所有伤口的分布方向虽然不一致,但其大小和形成原因均基本相同——系被同一把钝器多次击打造成。根据死者颅骨凹陷骨折的情况分析,判断凶器是一把小铁锤。

死者的遗体经解剖发现,除了头部的钝器打击伤外,其胸部上还有多达三十一处的骨折情况。至此,警方完全排除了死者因心脏病或年老意外跌倒致死的可能性,认定84岁的谢泉娣死于凶杀,且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极为凶残,在当地引起了公愤。因此,下关分局刑侦处抽调警力组成专案组,专查此案。

现场位于多伦路二十号,紧靠多伦路和花家桥路口的马路边,交通十分方便,往来人员非常复杂,既有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也有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的多伦路花家桥路口

此外,虽然现场遭到严重的破坏,可是专案组的侦查员们还是以极大的毅力和决心在案发当天进行了三次现场勘查,第二天又进行了六次现场勘查,目的是摸清楚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过程,确定侦查范围和搜集犯罪分子留下的物证。同时,对死者家属以及所有进入过现场的人一一进行确认并逐个进行调查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进行室内现场勘查的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