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的夏天,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一次会议,人们称之为“庐山会议”。这次会议很多人都发表了有关彭德怀元帅的讲话,但也有一些人,一直默默地挺着他,没有留下任何发言记录。

这次会议中,各位同志畅所欲言,气氛颇为融洽。直到7月14日,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彭总首先肯定了生产运动以来所取得的成绩,随后他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会议便围绕着这封信,展开了一次讨论。那种严肃的氛围之下,很多同志大多都站在主观或者客观的角度上,对彭总的观点以及意见,进行多次表态。

像这种会议,一般都是需要记录会议发言的,然而,会议结束之后,却有四位元帅,并没有留下任何发言记录。这四位元帅,分别是聂荣臻、叶剑英、刘伯承以及徐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说这种会议,元帅没有发言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他们至少是发了言的,而之所以没有留下发言记录,极有可能是他们说的过少,或者不重要。

这四位元帅,之所以保持沉默,要么是因为和彭总有着过命的交情,于情不忍,要么是出于本心,不愿去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聂帅,为人耿直忠厚,踏实能干,早年彭总就称他为“驴狗子”,吃得少,做得多。虽然听起来像骂人的,但其实只是彭总与好友之间的戏称,它体现了彭总对聂帅的信任和肯定。聂帅跟随着彭德怀出兵作战多年,与彭总二人的关系,自然不用说。

当然,能成为好友,必然是志同道合的,聂帅对于彭总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对党的忠心度,是再清楚不过了。因此,在这次会议之上,他不愿意跟随他人,一起反驳彭总,便是出于对彭总为人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叶剑英叶帅,也同聂帅一样,跟随彭总打仗多年,他们二人的关系非常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曾一起共事,更是因为早年彭总救过叶帅的性命。

那是在红军过甘南时期,叶帅随彭总在前线指挥,忽然一阵枪弹来袭,差点就要了叶帅的命,当时,彭总看见,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叶帅扑倒在地,躲过了一劫。

也正因如此,他们二人之间的友情,更为深刻。虽然彭总曾救过他的命,但他们的友情是平等的,他们二人向来也是互相敬重的。而如今,彭总成为了众矢之的,叶剑英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因此,他不愿意成为一把锋利的刀,刺向彭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那时,彭总处于困难处境时期,很多人都避之而不及,聂帅和叶帅,还曾一同去看望过彭总。能有这样真挚的感情,实在难得,那时的彭总,也因此而落泪不已。

对于刘伯承元帅,与彭总也是有着多年的革命友情,尽管有时候彭总脾气火爆,但刘帅十分清楚,彭总为人爽快,对事不对人,而且,刘帅一向很是敬重彭总的。因此,要是让刘帅对彭总表态,他是说不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刘帅为人温和正直,对于这种集体性的批评活动,内心是极为抵触的。早在之前,他就曾被一些人恶意批判过,他更能深刻体会到彭总在这种处境之下,内心有多痛苦。因此,他不愿意从众,对彭总进行落井下石。而他个人,此后也一直在党中保持着沉默。

最后一位,便是徐向前元帅,虽然徐帅和彭总共事时间不长,但他们之间,一直都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徐帅为人谦和善良,对于这种豪爽威武的将领,自然很是敬重,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惜英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艰难的战争时代,徐帅领军路过老家,但他并没有选择回家。当时,彭总等人一直劝他回家一趟,徐帅也就服从了。在徐帅走之前,彭总叫住了徐帅,塞给了他一些钱,让他给家里人买些东西,徐帅大为感动。

因此,对于这位自己很敬重,且为人正直的将领。徐帅不会对他表达任何看法,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不过,除了这点以外,徐帅的为人一直以来都是如谦谦君子一般,善良正直。对于这种打击他人的事情,徐帅的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帅眼里,一是认为这种行为很耻辱,二是让他做违心之事他根本做不到。所以,就算那时,在会议上备受批评之人不是彭总,而是他人,徐帅也不会轻易进行评判的。

由上可知,这四位元帅,能在这件事情之中,依然保持着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主见,人品如何显而易见。他们能在历史之上,留下盛名,除了他们的功绩以外,为人也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四位元帅,尽管有的和彭总交往不深,但他们能在彭总危难时期,没有选择从众对其落井下石,这种精神难能可贵。那个时代,不仅留下了他们曾经奋勇杀敌的豪迈身影,也留下了他们善良正直的人间美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