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常宝霖调入甘肃曲艺团。去的目的是为相声开枝散叶,去大西北发展相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师胜杰调入北京,据说单位还分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当他满心欢喜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师父——侯宝林,把喜悦分享给师父,以为师父要为他高兴时,没想到师父拉着脸,给他刨了一盆冷水,师父不希望他回北京,留在东北把相声发扬光大。

最后证明,常去西北和师留在东北都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门曲艺的诞生到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发展,形成了地方上的文化特色。不是一人一物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比如:湖南花鼓戏,湖北安徽黄梅戏,山东快书,河南坠子戏,河北梆子,陕北民歌,四川变脸,广东粤剧,东北二人转等等都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地方曲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声的市场文化在京津两地,如果随便一个人去另外一个地方就能把一门曲艺发扬光大,简直是太天真了。

东北还好,有些相声根基和知名的相声演员,但是被二人转的风头盖过。西北简直就是相声的荒漠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像北方种不出榴莲、香蕉,南方种不出苹果一个道理。土壤不行,气候不行是种不出果子的。

常宝霖去西北,没发展好相声,由于是欠发达地区,工资没多少,晚年只能勉强度日。师胜杰如果留在北京,单说那套房子要值上千万,说一辈子相声都不可能赚那么多。北京相声之乡,各种演出多出场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个人能力有限,不要试图去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