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

中日不仅在地理上隔海相望,也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即便是到了今天日本所使用的文字当中依然保留了一些汉字。

但两国之间并不是一直友好的,在古代日本曾经多次侵扰华夏之滨,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掀起了大肆侵略的步伐。

国人对上个世纪侵略中国的日本士兵的印象大多来自影视剧,其中最常见的日军服装是军帽上两侧垂下来两片布,造型很别样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抗战期间日本陆军军帽的一种样式,名为垂布,又被中国人称为“屁帘儿”,最为常见的是配备在略帽上。

它们的作用并不是用于保暖,主要是防晒和蚊虫叮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帽子加上两块布,日军的经典形象

任何一支正规的军队都会有自己的统一的服装,这一点无论放在什么时候哪个地方都是不变的。

日本,自然也不是例外。

军服,不仅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队,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支部队的精神气。

比如,解放军海陆空的军装颜色就不一样,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夏装与冬装,但无论哪一种都在设计上突出了中国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包括帽子在内的服装样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实战的需要和审美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对中国人来说,由于影视作品的影响,带有垂布的军帽是众多日军军帽种类当中认识最为广泛的,并且还给它取了一个外号叫“屁帘儿”。

比如,以由众多喜剧大咖主演的抗日喜剧电影《举起手来》为例,影片中日军所戴的帽子就是带有垂布的略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并不是所有的日军帽子两侧都有垂下来的布,尤其是早期的日军戴的基本都是那种茶褐色的帽顶向上发斜、中间的帽墙是一层红色的毛料、还有一层黑色的塑料帽檐,这种叫四五式的军帽配发垂布的情况就不多见。

也就是说,日军帽子上的垂布是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日军中在帽子上加几块布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即1899年,当年侵占台湾的日军就换上了这种帽子。

只不过与后来广为人知的造型所不同的是,一顶帽子上有三块垂布,且全部都在帽子的后面,垂到士兵的后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0年,入侵中国的日军所戴的帽子上也开始出现垂布,这一次与侵台士兵的军帽相比出现了变化,但仍然和后来固定下来的统一模式有所不同。

具体表现为,垂布由三块变成了两块,也从帽子的后边换到了两侧,但是和帽子的连接方式是被缝在了帽墙与帽顶的相交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华日军的服装是昭五式,此时垂布已经在多支部队中进行使用。

但正式全面配发还是到了1938年的事情,他们在给陆军新制定的略帽上配备了两片垂布。

后来,随着略帽在日军当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乃至40年代成为日本百姓的着装,略帽成为日本作为侵略者的一个典型象征,略帽加两块垂布也就成为了日本鬼子的经典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西方加垂布,防晒防咬作用多

军帽作为军装的一部分,也是一支部队的标志之一,它的设计通常都带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垂布的出现就是如此,是日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结果。

早在古代时候,日军为了遮阳防晒就在普通士兵所佩戴的斗笠上加上了遮阳帘。这一改动适应士兵和战斗的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观形状设计和用料也在不断根据需求而调整。后来,使用的材质也变成了布。

19世纪,西方那些强盗一样的殖民主义国家坑蒙拐骗乃至利用自己强大的炮火优势到处抢占原本属于别人的土地。

当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国在坚船利炮中被扣开了大门,隔海相邻的日本也没能避免在外国舰队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签订损己利人的贸易协定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同的情况是日本作为一个孤悬海中的小岛,很多资源都比较匮乏,对以掠夺为目的的西方国家来说吸引力没有那么大。

但这也给日本敲响了警钟,所以他们开始摒弃以前陈旧的思想向西方学习,进行军事经济上的改革,以图自身的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明治天皇继位前后,花了很长时间清剿了幕府的势力,完成了全境的统一,并开启了奠定日本富强基础的维新运动。

军事上向西方学习的不仅仅是制度、武器装备、训练方法等,连同军装也一起学习。

其中帽子,日本就在保留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再借鉴法军设计出了垂布。

非洲有很多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蚊虫进行传播,法军刚到那里的时候摸不清情况吃了很多亏,后来才设计出这种在帽子上增加布条的方式来保护脖颈,减少蚊虫的叮咬。

这是垂布的其中一个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领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地方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环境也相差甚大。

行军作战不分季节、不分高山平地也不管是丛林还是草原,蚊虫滋扰的现象自然也广泛存在,所以某些侵华部队也就很快根据作战需求配备了垂布。

上个世纪日军侵略中国的初期,垂布并不是标配,一直到了30年代末期才成为统一的服装样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垂布还有遮阳防晒的功能。夏季阳光非常强烈、天气炎热气温高。

一旦打仗士兵们往往要在战壕中蹲守很久或者一整天都在行军,可能会被晒出病来,这种时候垂布就起到了防晒的作用。

其他的,诸如能够减缓战场上炮火的巨大声音对耳朵的冲击起到类似隔音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是聊胜于无。

至于防冻,寒冷的时候日军会换装冬季服装,帽子也换成带有护耳的防寒帽,这才是真正起到保暖防冻作用的军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