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河南可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哦!早在3800多年前,河南商丘人王亥就发明了牛车用来运货做生意。因为他是商族首领,外族人就叫他“商人”,他是中国商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商业的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末期,河南滑县的计然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学家,他是范蠡的老师。范蠡借鉴他的经济理论助越国灭了吴国。而范蠡则弃官从商,19年里三次资产达到1000金以上,在计然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商业理论——“经商十八法”。他主张按规律经商,稳扎稳打,反对囤积奇货,投机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范蠡相反的河南滑县人吕不韦正好就是一位投机商人,他视秦国贵族异人为奇货,倾家投资,成就了大秦帝国的统一大业。这哥们儿可真是个狠角色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鹤壁浚县的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主要经营珠宝生意,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理论。作为一名儒生,他被誉为中国的“儒商鼻祖”。战国的白圭,河南洛阳人,《汉书》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他还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理论,被称为商人的“祖师”。

西汉前期,洛阳出了个从事大规模贩运的商人,叫师史。他雇佣了很多穷人当伙计,拥有100多辆运输车,家产达到7000万。汉武帝时期的洛阳人桑弘羊,掌管中央财政40年,主张农商并重,统一货币铸造权,平抑物价,他是第一个提出重视商业发展的理论家。

中国第一部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中国最早的关税征收始于春秋时期的商丘。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北宋的汴京(今开封)。这些都是豫商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北宋末,不争气的统治者,把中原大地丢掉了。从此,河南就进入了苦难期,祖先们创造的财富基因跟着政治经济中心南迁北移,为他人做了嫁衣。江南渐渐富庶,三秦大地也悄然崛起,到了明清两朝,晋商、徽商之类的商帮逐步形成,中原大地上也冒出些许商业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了十二代的康氏家族,兴盛400多年,跨明、清、民国三朝,慈禧太后亲封为“康百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房地产,不光赚钱,还注重儒家文化,传承了儒商的优秀品质。还有以药材著称的怀庆商帮和武安商帮,他们在全国开辟了许多药材市场,河南的辉县百泉药市以及禹州药市都是怀商主导,当时禹州药市有句俗语: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些星星之火,始终如“孤体”存在着,没能带动其他中原商人,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商帮。此外,长期受“重农抑商”思想影响的中原人,骨子里都不愿意往外走,“守”是主流,这也束缚了豫商发展的脚步。

之后的日子,中原大地彻底陷入了兵家必争的灾难中,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虽然豫商没落了,但如果没有豫商,哪有明清的商业繁荣;哪有富甲一方的江南;上海又如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沿。可以说,豫商塑造了华商的骨头,后续商帮们才有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