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 薛良诚

一提到塞罕坝,立刻想到那个让亿万国人点赞的“绿色奇迹”。

曾经,这里是一片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上世纪60年代初,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扎根坝上,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拓荒之路。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接续奋斗,最终,在这片茫茫荒原上筑起“绿色长城”,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而类似的故事也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聊城人民战天斗地,在黄沙漫天的黄河故道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一片片绿洲,造就鲁西大地上的又一个“塞罕坝”……6月14日,山东省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每年6月17日)宣传活动暨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举行,借此机会,本报记者和你一起重走黄河故道,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编者按

说起荒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在渺无人烟的大西北才有吗?事实上,荒漠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身边、在我们的脚下!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数据显示,山东省沙化土地分布范围很广,全省16个市均有不同程度分布,沙化土地总面积67.50万公顷。这其中,超过八成属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区。

聊城地处鲁西黄泛冲击平原,历史上,黄河在聊城先后六次改道,加上引黄留沙等方面因素,导致聊城成为我省受沙化最严重地区之一,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16.5万公顷,仅次于菏泽。

上世纪50年代起,聊城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轰轰烈烈的治沙造绿运动,全民动员齐上阵,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沙,在茫茫沙土地建起一片片平原绿洲,尤其是近年来,将沙化治理与林业产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产业带动沙区群众奔富路……全市防沙治沙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山东省连续三年将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暨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放在聊城举行。

防沙治沙黄河故道挺立绿色丰碑

位于冠县的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展览馆,是全国首个防沙治沙主题展馆。馆内以实物、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场景:风沙四起、黄沙漫漫、荒凉贫瘠、寸草不生,沙区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苦。

位于冠县的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展览馆是全国首个防沙治沙主题展馆。薛良诚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冠县的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展览馆是全国首个防沙治沙主题展馆。薛良诚 摄

展馆门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绿色丰碑”四个大字。1998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来冠县视察林业时,在看到冠县人民治理黄河故道取得的丰硕成果后欣然所题。

据文献记载,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26次,留下了许多黄河故道。在黄河改道中,有6次流经聊城,其中4次流经冠县。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改道、决口、淤积、沉淀的大量泥沙物质逐渐风沙化,这也是黄河故道多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沙丘连绵,黄沙漫漫,林木稀少,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吹起大风时“黄沙障天、日月失明”,“拔禾掀屋、压地毁苗”。“大风一刮不见家,庄稼年年被沙压”,这是当时沙区群众生产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想要过上幸福安居的日子,就必须彻底解决黄沙困扰。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抗击风沙保卫战”。

50年代初,冠县组织沙区农民开沙荒、除杂草,拉开植树造林、根治风沙的大幕。

“全县仅有两台推土机,主要用箩筐、背筐、小推车等工具。沉积多年的荒沙,加重了挖树坑的难度;肆虐的狂风,增添了栽树的艰辛。头一天挖好的树坑,第二天就被沙砾埋平。刚刚栽好的树苗,一夜狂风,就会全部刮倒。就这样,反反复复挖了一次又一次,栽了一遍又一遍,终于锁住了这片沙海。”林场老职工们回忆。

冠县防沙治沙经验也传遍山东,享誉全国,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国家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山东省委、省政府号召“平原绿化学冠县”,《大众日报》以《平原绿化的一个榜样》为题,报道了冠县治沙造林经验。

2021年,再次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这一棵棵、一片片毛白杨,就如同兰考的泡桐、塞罕坝的落叶松一样,是沙区群众几十年奋斗治沙的见证者。”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场长申中文感慨。

初夏时节,莘县马西林场,毛白杨林遮天蔽日,一片清凉。

莘县马西林场,郁郁葱葱毛白杨林。薛良诚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莘县马西林场,郁郁葱葱毛白杨林。薛良诚 摄

然而,历史上林场脚下这片土地却以风沙肆虐闻名。“刮风的时候,四五米外看不到人,吃饭不敢掀锅盖,地里几乎长不出庄稼。”林场老职工周广波最难忘的是,当年生产队分粮时都是用碗分,压根用上地磅。

“第一代林场人顶着风沙平沙丘、打机井,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风沙大容易眯眼,一个个揉得眼睛血红,砂砾打在身上生疼。”莘县马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种钊回忆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片昔日的风沙薄地最终变成了眼前的“马西绿洲”。

高唐国有旧城林场地处黄河故道,86岁的林场退休职工程家清向记者回忆:“大大小小的沙丘,有的三四层楼那么高,一场风下来,林场的路全消失不见了。”

如今,旧城林场以96%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我省平原地区植被资源、野生动物和中药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

旧城林场腹地,还保留一片完好的“龙卷风纪念林”,2021年7月1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龙卷风突袭而至,“40多年树龄、直径近50公分的大树被生生拧断。”林场场长于振群至今心有余悸。

林场人没有被击垮,他们一棵一棵清理残木,一锹一锹重新整地。县委、县政府也迅速谋划启动林场生态修复和重建,最终,林场用最短时间完成4000亩造林计划。2023年,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被授予山东省唯一一个“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黄河故道见证着70载的沧桑巨变。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就像一部伟大的史诗,也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景臣说。

科学治沙打造生态治理“聊城样本”

治沙不能只盯着沙。除了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意志,优质的种质资源也是关键。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建立起面积915亩、也是我国毛白杨品种最多、份数最多的毛白杨种质资源库,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北方平原林业创新与良种示范基地,入选国家首批杨树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近年来,林场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优势,加快良种苗木产业化,辐射带动全县育苗1万余亩,年销售苗木2000多万株,创收2亿余元。

如果种质资源让林木稳住了根,智慧林场则让林场多了双“慧眼”。目前,聊城各大林场均安装了传感器和摄像头,不仅对树木生长、管理维护等情况做到时时监控,还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等方面做到了智慧化管控。

近年来,聊城加快推动新时代“南竹北移”实践,探索盐碱地生态修复新路径。东昌湖是典型的盐碱涝洼地,聊城在东昌湖西南岸开辟500亩试验田,开展竹林盐碱地修复治理,为竹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了案例样板。2023年,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栽培杨树、竹子混交林130亩,项目进展顺利。

近年来,聊城加快推动“南竹北移”实践,探索盐碱地生态修复新路径。薛良诚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聊城加快推动“南竹北移”实践,探索盐碱地生态修复新路径。薛良诚 摄

多年治沙的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高唐国有旧城林场积极推行“3331127”治沙模式,即建立“30亩地为一方、建3间管护用房、30年产权不变、1口井”的“3331”保障措施,以及“乡镇分1成、村集体分2成、农户分7成”的“127”收益分配比例。林场通过该模式引进林业专业户300多户、治理沙区达1万多亩,这一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产业治沙“沙窝窝”结出“金果果”

“娘啊娘,真狠心。你把闺女嫁到田马园。饿了吃沙土,渴了嚼茅根……”这是冠县田马园村流传的民谣。

曾经的田马园村,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穷村。

而眼前的田马园村,马路宽敞整洁,绿树成荫,家家住别墅,户户小轿车,村中心广场上,等到装载樱桃、油桃的物流车排起了队。

村东头有一座三层楼高的沙丘,40亩见方,寸草不生,相邻不远就是一片油桃大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片沙丘是留给子孙后代看的,让他们知道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田马园永远贫穷荒凉,没有党的好政策,农民永远富不了。”田马园村党支部书记田英冲动情地说。

治穷先治沙,治沙必造林。时任村支部书记田洪勋第一个推着独轮车“开”进了荒沙滩……手掌磨出了血泡,绳子勒进了肉里,大家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啃”下大大小小28座沙丘,平整出2000多亩耕地。

俯瞰田马园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田马园村。

后来,田马园村瞅准时机,果断发展大樱桃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村。近年来,该村建起了樱桃采摘园,规划建设黄河故道文化街区,同时,筹划推进果品精深加工,建设高标准果品交易中心,带动林果特色产业种植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田马园村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国家科技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旅游特色村、省级美丽乡村等称号。村民们感叹:“平了沙山,搬来了金山”。

益母草、牡丹、丹参、蒲公英……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的中草药长势格外喜人,“目前,整个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90亩。”场长申中文说。

在冠县八虎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八虎正忙着和社员一起清理何首乌盒根茎,“林场土质优良,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而且形成规模种植,也产生了品牌效应,只要说是冠县中草药,那可都是免检产品!”

“这些年,我们不仅锁住了风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也通过推动沙产业发展,保住了百姓的‘粮袋子’、丰富了百姓的‘果盘子’、鼓起了百姓的‘钱兜子’、装满了百姓的‘菜篮子’,更加彰显出绿水青山综合效益。”冠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峰巍表示。

除了黄河改道,引黄留沙也是聊城沙化严重的一个原因。

上世纪50年代,随着位山灌区建设,泥沙不断堆积,形成了黄河下游最大的沉沙池。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劣,位于沉沙池附近的太平新村不得不先后两次整村搬迁。

风景如画的位山灌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景如画的位山灌区。

为了改变现状,前后两任村党支部书记郎保柱、周脉义带领村民将一棵棵树木种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连片栽种防风阻沙林带,村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周润秋回到家乡,成为太平新村新一代“头雁”。

地下养金蝉,地表种植耐阴蔬菜,地上养食用菌……太平新村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林下“三位一体”种植养殖模式,同时,积极发展森林音乐节、共享菜园、林下露营基地、研学基地等多种业态,打造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太平新村俨然成为聊城市民近郊游的热门打卡地。2023年,全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

近年来,高唐县旧城林场没有将目光局限在植树造林上,一方面着力打造规模化种养模式,发展林下经济4000余亩。另一方面,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并成功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马拉松比赛等赛事。“我们争取再用2-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黄河故道郊野森林公园,成为展示高唐、聊城形象的一张生态名片。”场长于振群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关着门,关着窗,屋里照样喝泥汤。”这句顺口溜是冠县兰沃乡韩路村当年的生动写照。如今,这个当年穷得叮当响的小村摇身变为全省闻名的富裕村,规模近万亩的中华梨园成为国家AAA级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每年的梨花节、采摘节都办得有声有色,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近年来,聊城持续探索治沙与致富双赢之道,将沙化治理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沙区绿起来、群众富起来。”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喜军介绍,聊城已初步形成茌平、莘县为主的林下食用菌模式,东昌府区、高唐为主的林下中药材模式,东阿、冠县为主的森林景观利用融合发展模式。未来,聊城还将通过科学规划利用林下空间、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条等措施,充分释放林下经济发展活力,提升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七十年,斗转星移。在一代代沙区人民接续奋斗下,昔日黄沙肆虐、寸草不生的百里黄河故道,已变成一条条风景如画的绿色长廊,一个个“沙窝村”变成“林场村”“果园村”“旅游村”,一片片白杨竹林,一方方林粮间作,到处是绿海连天的景象,仿若换了人间!“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贯穿防沙治沙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全过程,用更加坚实的林海绿屏守护黄河安澜,把黄河故道区域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生态长廊、旅游胜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为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聊城力量。”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