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宝栋戏曲文集

王如昆编

其蠢如“牛”------再论丑角表演艺术

我曾经写过关于丑角表演艺术的论文“丑角不醜”,那是阐述丑角之“丑”不能等同于醜陋之“醜”,因为“丑”是地支属相中牛的代号,牛的形象并不“醜陋”,它有憨厚属性的一面。我在那篇文章中着重描述这方面内容,此文我想补充阐述牛的另一面属性“蠢”。这也是丑角艺术的特色之一。

我曾经求教过资深戏曲理论家洛地先生,他告诉我昆曲中的净、丑属于反面角色。所谓“反面角色”,并非是现在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区分“好人”与“坏人”的界线那种概念。他说,在昆曲中主要行当也是生、旦、净、丑。细分行当有十多种,比京剧还要复杂,其中生与旦是“正面人物”;净与丑属于“反面人物”。应该正确理解正面人物的作用是,推进剧情向预期的剧终方向发展的主要角色,(昆曲以三小的情爱戏为主,其生行是指小生)反面人物恰恰相反,是起着阻碍剧情向前发展的逆向行动,使剧情产生矛盾的人,从而出现波折。但是他们的出现往往是徒劳的,剧情最后是通向圆满的结局(即剧作者的主导思想),这就使全剧产生曲折或喜剧效果。有时净与丑并不愚蠢,往往是相当“聪明”,但是,即使他们再“聪明”,往往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还是失败,所以归根结蒂他们的还是愚蠢的。从总体而言,最多只能达到“小聪明”的境界。生、旦行当往往具有纯正、坦然个性,对于各种阴暗的心计,缺乏提防,显得“大智若愚”,但是最后还是如愿以偿,因此,只有赢得最后胜利才可算最大的聪明。所有各种戏剧的剧情是千变万化的,但情节结构大体如此。诚然,在净与丑行当中,有一些是阴险促狭的小人或坏种形象,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六月雪》中的张驴儿;《活捉》中的张文远;《红楼二尤》中的秋桐等。这些人也得不到好下场。但是丑行人物也不尽是这种类型的人,有些人物虽然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起着阻绕剧情顺利发展的作用,但是其人物的本性并不一定恶劣,甚至也有的角色的品行还高尚。只是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某种矛盾冲突或在比较严肃的正剧或悲剧时,插入幽默的插曲起到些调节气氛的作用,有时在笑声之余又包含着辛酸之苦,深化了剧情的意境,如《女起解》中崇公道;《金玉奴》中金松等,还能举出 这方面更多例子。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人物的扮相来判断此人的忠奸或好恶,当然在勾画脸谱的过程中也很有讲究,不能千人一面,更重要的还是在表演过程中能确切地体现人物的内在气质。

(这是我继《丑行不“醜”之后第三篇论述丑角之文,《丑行不“醜”》已发表于《中国京剧》此文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