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波兰不惊,荷兰逆转,英格兰发育,丹麦埃里克森携带除颤器进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杯迎来第三天的比赛,终于出现平局了。

波兰率先进球,居然是力压范迪克打进的角球头球,匪夷所思。

荷兰人毕竟还是英超范儿,高举高打可以让波兰当徒弟。

阿克挺身而出,化身德布劳内完成两个助攻。瓜迪奥拉会对这这个助攻印象深刻,交代助理教练纳入下赛季图谱,让阿克在曼城有更多的位置可以选择。

荷兰人完成疯狂的射门,球迷的速效救心丸都快吃完了。

但凡有个范佩西,荷兰人早就把波兰打成筛子了。

依然范佩西,这首歌难度不小,不是德佩等人能够客串开演唱会的。

不过荷兰人遇强不弱,终究还是守住了胜局,他们力争小组第二出线,目前至少3分在握,看法国人如何控分吧。

英格兰别浪,猥琐发育,慢热就是最好的走向淘汰赛的方法。大热必死,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了。

塞尔维亚给了英格兰很好的警示教育,不要认为德国揭幕战那场球的吹罚尺度就是每一场比赛的基调,换个主裁判,吹罚尺度就不同了!再说同一个裁判员,在同一场比赛里,还经常会出现尺度不一呢!

英格兰人害怕吹罚严厉,他们习惯了英超的大尺度踢球方式,绝对会抱怨欧洲杯这里的踢法就是幼儿园的踢法,小脚踢球横划拉方式。

索斯盖特忍辱负重,在骂声滔天中慢热,英格兰偶有寸进,就应该感谢索斯盖特的隐忍功力了,因为英格兰传统中的霹雳火三板斧踢法,已经被索斯盖特训练的宠辱不惊了。

能苟活蜷胜,这可不是法国队夺冠的独门秘籍了,英格兰绝对是想效仿,见贤思齐焉。

丹麦埃里克森,在第17分钟打进本场第一粒进球,用自己出色的状态回报了支持他的所有人!

他是带着除颤器的!

2021年6月12日,2020年欧洲杯小组赛B组首轮,丹麦对阵芬兰。上半场临近结束前,埃里克森接边线球后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在现场心肺复苏急救约15分钟后,埃里克森被护送离场,欧足联随后宣布比赛暂停。埃里克森被紧急转移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在成功进行了ICD(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植入手术后,埃里克森于6月18日出院。

比埃里克森大三岁的克亚尔,一直安坐替补席,看着埃里克森踢满全场90分钟!

已经35岁的克亚尔,上届欧洲杯正是完成最有效应急处置埃里克森昏迷的丹麦队长!

三年前的克亚尔,及时救治倒地的埃里克森,在全世界注视下完成了全过程的救治案例!

包括及时奔赴埃里克森,防止埃里克森咬舌头,召集队友们迅速围成一圈,遮护救治中的埃里克森,最后离场遮挡埃里克森的担架!这些都是完美的队长临危不乱的冷静处理。

埃里克森不仅仅获得了新生,还再一次参加了世界杯和欧洲杯,看着埃里克森依然活跃在地球上踢足球,克亚尔队长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功德好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哪怕自己已经不能出场当替补,内心也是甜蜜的。

三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年!

说起人生,就想起那一段著名的皮尔洛离开米兰的配文。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陪伴一个人的所有高峰和低谷。可是当我站立在人潮中,看千百双手挥舞,却再也看不到你的影踪。我终于失去了你,米兰终于失去了你,深情难奈此生缘浅,十年难敌现世锋利;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米兰终于还是失去了你,从此再无归期!

2021年8月25日拯救队友埃里克森生命的丹麦队长克西蒙·凯尔和医疗团队将获得本年度的“欧足联主席奖”。

2021/22赛季随AC米兰获得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

克亚尔在丹麦和米兰,都是受人尊敬的人。

见贤思齐焉,适合用在克亚尔身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自《论语·里仁篇》。

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曾经和弟子开玩笑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孔子对其弟子说的这句话颇有深意。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颜回始终拿孔子的话当作圣旨,不独立发表意见,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孔子非常不赞同这种方式。对孔子而言,能主动大胆地提出意见,甚至发表不同的意见才是孔子最欣赏的。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是颜回,真的是“没有之一”!

孔子曾经与自己的另一位高足子贡对话:你与颜回比较一下,谁更聪明呢?

子贡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当然是颜回更聪明。他那种聪明属于是闻一知十,而我能做到闻一知“二”,就不错了。

孔子听了这个回答点头表示同意:的确。你比不上他。并且,不但你比不上他,我也比不上他啊。颜回这个人简单是太聪明了!

颜回不但聪明,而且好学。他对于孔子的学说也一直很尊敬,很勉力的学习。按他的说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也就是说,他虽然智商很高,但却一直很谦虚,很努力地向自己的老师学习。他说“虽然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在学,也觉得学了一些东西,刚刚可以做一点事情了。但再往前走一小步,却又不知所措”。

颜回为人品质高洁。孔子就曾经专门夸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两次直白无饰地夸赞他说“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孔子是主张出仕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的,但他却欣赏颜回“不肯出仕”的态度。别人告发颜回偷吃,而孔子毫不犹豫地站在颜回这一边,坚决信任颜回,并以此以教训其他弟子,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不加调查就乱讲话……颜回先于孔子死去,他死的时候孔子六十一,孔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事实上,《孔子家语》也说颜回“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据史料记载,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是孔子最为欣赏、最为疼爱的学生。孔子得知颜回早逝跌足痛哭:天丧予!天丧予!颜回这一死,真的是要了我的老命啊!

孔夫子与颜回的许多故事,让人感叹,两人师徒情义着实让人感动,颜回英年早逝让孔子难过,也让我们不尽唏嘘。然而换个角度来看,颜回之死,或许与孔子多少有些关系。颜回早死,可能因为基因问题,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但可能其中有一条:颜回被孔子夸死了。

在孔子的眼里,颜回是个好学生,高智商,高情商,道德操守都能至高无上,不但完全超过所有学生,已经到了超过自己的地步。这种情况下,颜回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只能是“高处不胜寒”。被同学们嫉妒那是肯定的,有人看到某些迹象,就去老师面前告发说坏话。对于颜回而言,可能更大的压力来自自己内心的那种紧张感、恐惶感。这世间哪里会有什么“完人”,颜回也肯定有自己的弱点,但老师已经把他都抬到了这样的高度,他也只能“百尺竿头,更近一步”,“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实际上,到了一定高度,想保持原貌也是很困难的。但是你没有退路,不能停止不前,这时候对一人的心理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了。

孔子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如炬地望向颜回,问道:“回啊,你对于仁的理解如何?”颜回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师傅,仁者爱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回,你的心思纯正,仁爱之心自然流露,此乃我儒家所倡导之道。”

颜回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其孝道更是为人称道。有一次,颜回家中贫困,无米下锅,但他仍旧将唯一的一块干粮让给了饥饿的老母亲。这件事传到了孔子耳中,孔子感慨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的品德和智慧,使他成为了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他的故事在孔门弟子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仲尼以颜回表率三千弟子”再到“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 颜渊就是被孔子“赞美”死的,他不能“白受”这些“赞美”,他必须“保持这种不该受的赞美”“要博得这些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在“不知不觉”的“迁就迎合”中三四十岁头发全白而死掉了。

说颜回是被孔子赞美死的,可能大多数人不一定认同。但孔子“过誉”颜回,希望以颜回来树立示范,在颜回并未在学力、道德、思想等多层面达到完全的师范之前,其实质就是一种“誉杀”。这就如同父母让只能负50斤的孩子,非要勉其力而鼓励他背负80斤一样。从颜回死后孔子心有负疚来看,他应当是后悔当年那么做的。

颜回死得早,孔子有责任。但不是因为孔子不重视体育(六艺中射是锻炼身体),而是孔子误导、捧杀的。

颜回十三岁就能外愚内智,这种过于早熟的表现有违于一个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这样呢?那原因肯定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家庭的极度贫穷,和父亲的严厉管教。这双重的现实,让一个孩子变得不再活泼,天真,而是和一个饱受打击的成年人一样沉默,寡言。

一个饱受现实压力的孩子,又被父亲送来学习儒家的繁琐礼法,不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出外打闹嬉戏,或为了填饱肚子摘点野果偷点野食,他的少年的天性能释放出来吗?他的身体的底子能结实起来吗?这是不可能的。颜回的早熟,就是用牺牲他年轻时的快乐与自由换来的。

孔子在一天下课后把颜回叫住:“小回,你过来,我跟你说点事。你说你家里这么穷,住的房子这么小,你为啥不出去找工作呢。”颜回说:“孔老师,我不想出去,我就想在家呆着。我家城外有五十亩薄田,每天熬粥喝管够。城里有四十亩桑林,一年穿衣服管够。我每天弹琴自娱,学习您教授的知识自乐,我很满足。所以我不想出去找工作。”孔子听了很感动,也很伤心(愀然变容):“说得好啊,你真是个有理想的人。我听说一个知足的人不为外物所累,每天反省内心而不恐惧,我还以为世上没有这样的人。今天见了你,我算开了眼。”

孔子的夸赞,树立颜回为弟子们的典范,只会让颜回把自己的痛苦埋藏得更深,只会让颜回更沉迷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贤”之中。

他既无法摆脱儒学礼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和子贡、冉求那样放开心地去入仕、经商,也无法和詹台一样自由地离开孔子,自创事业,“老师在,不远离”。

他原本有这样入仕为官、入世创学的能力,却在蠕学的误导、捧杀下安心做个啃老的死宅,至死也没学明白什么!

他不到二十九岁,头发就很快全白了。熬到四十岁,颜回就死了,有的史书上说他只活了三十二岁就早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杯,给了埃里克森回报球迷的机会,也给了克亚尔享受的时刻,看着这个队友仍然全场飞奔,比自己出场还要有幸福感,克亚尔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