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满医院看看,哪有老人像他一样躺在病床上,有儿有女,却还欠着3000元的住院费?”

记者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两个儿子,羞愧得面红耳赤。

几分钟前,站在记者面前的这两位中年男子,纷纷赶来了医院,看望他们病重的86岁老父亲。

可令记者没想到的是,老人的两位儿子,所关心的竟是谁来出父亲的医药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尚有反哺之义,这两个儿子的眼中为何只有利益,却全然不顾躺在病床上的86岁老父亲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件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到2018年,共同来了解湖南这位86岁老人患癌住院,两个儿子有车有房,却没有人帮忙交3000元住院费的故事。

两儿为老父住院费互相推诿

2018年5月,正在和客人聊天的86岁湖南邵阳老人张远太,突然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张远太的这个情况吓坏了前来剪头的客人,对方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把老人送到了医院里。

老人到了医院后,这位客人又帮忙联系到了张远太的家属。可老人的两个儿子赶到现场之后,却为他的住院费而大吵了一架。

“以前父亲最疼爱你,按理来说,现在也应该是你拿钱拿得最多!”

大哥张正斌,振振有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只是一个开网约车的,我能有什么钱?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照顾家里一点,应该你拿钱出来才对!”

弟弟张思斌也不愿意拿钱出来,反倒把孝顺父亲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哥哥的身上。

张远太老人经过医院的抢救,逐渐苏醒过来。可不幸的是,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后被查出患有癌症,且已经到了晚期。要是想治疗,可能要花费一大笔的费用。

听到医生的诊断结果后,两个儿子更加坚定了不愿意出这笔钱的想法。

“我就不接受化疗了,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把身子骨也经不起折腾了。就给我开一些药,不要遭受病痛的折磨就好了!”

张远太老人也不想给两个儿子添麻烦,选择留在医院里住院,让医生给他开一些止疼药就可以了。

可大儿子的态度却十分坚决,就是不想再继续医治父亲了,因为他觉得继续医治,也不能够让这个病痊愈,那这些钱就全都打水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远太老人见状,默不作声地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个存折。这个存折里面有51000多块钱,是老人一辈子攒下来的积蓄。

张远太老人嘱咐大儿子取出一万块钱,交了住院费和刚才抢救的费用,剩下的钱就先放在医院的账户里,当之后一段时间的住院费。

老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够活多长时间,所以只先取出了一万块钱交给医院,剩下的钱还放在原来的存折里面。

事情到此,也暂时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直到5个月后。

2018年10月这天,两个儿子再次接到了医院的通知,张远太老人预存在医院里的住院费已经消耗完全,而且还欠了医院3000多块钱。

医院也停了老人每天需要用的止疼药,毕竟医院开门也是要盈利的,不可能完全成为一个慈善机构。

医生让两个儿子帮张远太老人缴纳拖欠医院的费用,可两个儿子却相互推脱,谁都不愿意拿出这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小儿子想到父亲的存折上还有4万块钱,就想用父亲自己的存折,先垫付上这一笔医疗欠款。

可当小儿子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时,却发现存折上的4万块钱不翼而飞了。账户上就只有几块钱的利息!

这样一来,小儿子就更不愿意了,赶忙询问父亲关于这4万块钱的线索。

可病床上的老父亲已经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意识也有一些不清晰,小儿子询问他问题的时候,张远太老人也听不明白。

这一来,可急坏了小儿子。

之后,小儿子拿着存折来到银行里查询这笔钱的流水,竟意外发现4万块钱都流向了大哥的账户上!

难道是老人的大儿子张正斌私吞了这笔钱?他又为何如此狠心呢?

大儿取出父亲的救命钱

根据银行的监控摄像可以看出,张正斌确实有带着张远太老人来到银行办理过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记者的询问,张正斌也说出了这背后的事情。

他表示,这笔钱是他的老父亲让自己取出来的,张远太老人害怕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活了,害怕自己死后再从银行里把这笔钱取出来,会变得非常的麻烦。

所以父亲就想在自己生前,把这笔钱取出来,放在儿子的账户上也好处理。

可既然张远太老人的钱都放在了大儿子的账户上,为什么大儿子不愿意拿出钱,来帮助老人缴纳医药费呢?

这时,老人的女儿也赶了回来,责怪大哥的不讲人情,不懂得孝顺。

可老大张正斌,似乎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这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治也治不好,还不如开点止疼药,回家好好度过最后一段时间。”

“这4万块钱,是准备拿出来给我父亲做丧葬费用的。若是把这些钱都扔在医院里面,最后也只能是人财两空,丧葬费也应该由我们兄弟姐妹来凑出来,花的就没有意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正斌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每个字都透露着无尽的寒冷。

明明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感情就是亲情,为什么面对老父亲被癌症折磨成这样,张正斌和张思斌这两个儿子心里,想到的就只有钱呢?

这件事情的源头,还要从很多年前开始说起。

老父亲的偏心

张远太老人一家,生活在湖南邵阳的一个普通农村。老人早年丧妻,只留下了四个儿女,由老人独自一人抚养。

好在,张远太老人有一门手艺,那就是理发。由于他收费公道、价格便宜,张远太老人的理发店成为了乡里乡间老人们理发的首选。

可是这一门手艺,也只能够养家糊口,家里一共有5张嘴,生活还是非常的拮据。

张远太老人是有些重男轻女的,在家里疼爱儿子,明显比疼爱女儿多一些。

可就算是张远太老人偏心两个儿子,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心里的这杆天平永远无法做到完全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较心疼大儿子,张远太老人更是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在大儿子和小儿子之间,招远太老人还是更加疼爱张思斌。

大儿子张正斌是个有经商头脑的,从学校辍学之后,他就鼓捣着一些小买卖。

他总是在最合宜的时候,卖最畅销的东西,渐渐也积攒下了一笔财富。后来娶妻生子,在县城里面开了一家五金店,生意做得不错,房车都有了。

小儿子张思斌倒是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够干一些零散的活来养活自己,甚至有的时候还要依赖父亲靠剪头发的钱来养活他。

不过,张远太对这个小儿子也是纵容,也经常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一帮自己的这个小儿子。

时间一长,大儿子心里虽然有一些不畅快,但想到是兄弟,两人之间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斤斤计较。

直到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兄弟二人甚至对簿公堂,两人的关系也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张远太老人恰好分了两块宅基地。大哥张正斌虽然在城里经营着自己的买卖,但毕竟还是农村户口,是可以在农村得到一片宅基地做自建房。

所以,兄弟两人各分得了一块土地。可弟弟因为手里没有钱,没有办法在自建房上盖房子。而哥哥却是招呼了很多人,在自己分得的那块土地上,盖出了一个三层的小洋楼。

张思斌是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但奈何自己没本事,也比不过哥哥。

最终,张思斌也打算学哥哥一样做生意,到时候挣个盆满钵满的,照样让同村的人对他竖起大拇指。

张思斌很快便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订了一批货物。

可他一直住在父亲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年久失修,也没有空余的地方用来堆积货物,于是他就开始打起了哥哥的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反正你在城里有好几套房子,家里的这个自建房你也不急着住。要不然你就把老家的这套房子借给我,我用来装一些货物。”

张正斌本来是不想把房子借给弟弟的,但念着两人是一母同胞所生,留着相同的血液,最终还是同意把房子借给弟弟。

但借给他的时候,是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定不要把房子给弄坏了。

张思斌本想借着这批货物大赚一笔,让村里人也对他感到佩服。可他没想到,这批货最终却砸在手里了,不仅钱没有挣到,反而还赔了个血本无归。

张思斌越想越生气,那段时间每天只能靠喝酒,来排解内心的愁苦。

到了2000年,村支书过来统计每家每户的自建房,要给他们登记房产证,弟弟张思斌就动了歪心思。

他顶替了哥哥的名义,欺瞒村支书,将房产证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把张正斌在村里修建的这套三层自建房,转移到了他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张正斌很快就知道了弟弟张思斌的所作所为,立马便要求他把这套房子还给自己。

可对此,张思斌却道:

“你已经在城里面有很多套房子了,又何必要纠结农村的这套自建房,你看看你弟弟到现在一套房子都没有,就当是可怜可怜我吧,把这套房子送给我好了!”

这时,张远太老人也站了出来,为小儿子说话:

“老大家的,你已经有那么多套房子了,你就照顾弟弟一下,把这个房子送给他,又能怎么样?”

可说句不好听的,张正斌能挣到钱是自己的本事,亲兄弟小时候是一家人,成了家之后可就是亲戚了。

张正斌也有自己的家人要照顾,所以不同意把这处房产给弟弟,也是人之常情。

好在张正斌留存了之前盖房的很多消费明细,凭借着这些消费明细,他把弟弟张思斌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法庭判处了张思斌,需要把房子还给张正斌的决议,这件事也以弟弟的败诉作为结束。

可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兄弟两人的感情是一落千丈,谁也不再搭理谁。

之后,张思斌也不再想那些歪门邪道了,来到城里开起了网约车。

网约车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能赚到的钱还是非常可观的,张思斌也凭借着开网约车攒下的钱买了一套房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后来又全款买下了一台车子。

而老父亲张远太,只能继续生活在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每天靠给别人理发,来维持生计。

后来兄弟两人都成家了,所以按照当地的习俗,要开始每个月往家里寄回赡养费。

可弟弟张思斌却偷偷的把哥哥的赡养费也给花了,甚至还怂恿老父亲张远太闹上法庭,要告张正斌一个不孝顺的罪名。

老人刚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抵不过小儿子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把大儿子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张正斌接到法院传单的时候,觉得十分莫名其妙。后来,法院觉得这是一起家庭纠纷,就让他们私下解决了。

为此,大儿子也记恨上了自己的老父亲,觉得父亲实在是太过于偏心了,把一些好的东西留给弟弟也就算了,甚至都能为了弟弟的一己私欲,还要把自己告上法庭。他只觉得不可理喻!

所以,当老父亲病重后,张正斌在一时冲动之下,便将老人的4万块钱悄悄取了出来,就是为了报当年的一口恶气。

那事情说到这里,张远太老人的住院费事件,又该如何解决呢?

老父亲的悲惨晚年

张正斌详细的向记者讲述了,之前老父亲令他寒心的一系列所作所为,还有弟弟的不厚道。

可无论如何,这5万多块钱也是张远太老人自己的存款,用在治病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时,躺在医院里的张远太老人,也渐渐回忆起了过往的一些事情:

“是我自己愿意把这笔钱交给大儿子的,我就是怕死后再想取钱,会变得非常的麻烦!”

张远太老人的意识也是一时清楚,一时糊涂。但他却记起了自己要大儿子取钱的事。

于是,记者也把大儿子张正斌的想法,和老人说了一下。

“你大儿子的意思是现在就不治了,开些止疼药回家,然后度过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间,你同意吗?”

“那我不同意。家里的房子又特别的破,也没有人照顾我的生活,我还不如留在医院里。”

“这里的护士们人都特别的好,她们甚至比我的儿子照顾我更为细心,所以我想把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留在这里。”

记者又派人前往了张远太老人的家里,发现老人居住的房子确实和他说的一样,破旧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的窗户玻璃已经破碎了,上面纸糊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屋子,里面各种家具也是非常的老旧。

卧室里还乱七八糟的堆了不少东西,就连灶台上面也摆满了农具,看起来已经冷灶很久了。

而老人的小儿子张思斌,也向记者透露了,自己为何会在多年前把大哥状告到法庭上的事情。

他表示,一切并不像大哥说的那么笼统,仅仅是因为老父亲赡养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回乡时,也发现了老父亲居住的房屋非常的破旧。

但那时候,他才刚刚来到城里开网约车,经济也十分的拮据,所以就和大哥商量,把老人接到大哥在村里建筑的自建房里居住。

他认为,反正那房子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用来孝顺父亲。

可是张正斌在接到弟弟的电话之后,不仅没答应把这个房子给老父亲居住,甚至还和弟弟说这个房子已经租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后来,张思斌再次回乡路过这个房子时,发现它还是空闲在村子里面,根本就没有被租出去,所以他才怂恿父亲到法院去状告张正斌。

兄弟两个,也因为这件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大哥一直声称弟弟绝对有别的心思,就是想把自己的房子占为己有,所以这才不同意弟弟的想法,让老父亲进去居住的。

双方各执一词,亲兄弟再一次对簿公堂。

看这兄弟二人内斗最伤心的人,肯定是老父亲了,最终还是张远太老人,自己撤诉才解决了这场官司。而张远太老人和大儿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了。

可无论如何,张远太老人只是先把这笔钱放到大儿子的账户上,并没有说把这笔钱交给了大儿子处理。

所以最终这笔钱该如何分配,还是要听从老人自己的意见。张远太老人说要继续留在医院,大儿子就应该拿出这笔钱,来帮老人缴纳欠医院的3000元住院费,以及后续的治疗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事情是这样,那我就不管了。”

张远太老人的家里也来了很多亲戚,有些仗义执言的,都劝说兄弟两个人不要再闹下去了,让他们的老父亲渡过最后这一段安宁的日子,然后闭上眼睛安心的上路。

最后,张正斌也把这四万块钱拿了出来,交给了家里的一个堂弟保管。而这4万块钱至于具体怎么用,都听这位堂弟的意见!

事情到这里也就算是结束了,兄弟两个人并没有真正的冰释前嫌,而他们两个人也都没有承担起,自己对父亲应该承担的赡养义务。

思考

在今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张远太老人年轻时,可能因为一些想法做法,确实是寒了大儿子和女儿的心,但生养之恩,还是要报答的!

作为子女的,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那点利益,而忘记了感恩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这样的案例,在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也发生过一起。

一名85岁的老人养育了4个儿子和3个女儿,却在天寒地冻的元旦节里,被4个儿子以各种理由拒绝进入家中。

最后,这位老人冻死在了自家儿子的院子里。

案件发生之后,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法庭最终将4个儿子以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至两年。

张远太老人的两个儿子做法,也有可能会被他们的孩子,正看在眼里。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凡事都有因果,若他们两个人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很有可能就被自己的孩子学到,也养成了这自私自利的性格。

那他们的将来,又何尝不会像自己的老父亲一样,落得个“老无可依”的悲惨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于今天的事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