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美国与欧盟相继宣布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 EV )与相关核心零部件等征收高额关税,甚至在刚刚结束的 7 国首脑峰会上,也对这一问题表示了关切。但是,我们注意到,日本这一次没有跟欧美站在一起,而是与这些盟友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为什么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问题上,日本没有加入欧美俱乐部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产电动汽车并没有对日本的汽车产业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的ATTO3型电动车,在日本的销售价起步450万日元(约20.7万元人民币)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会公布的数据, 2023 年,日本电动汽车占比仅 2% ,与欧洲一些国家高达近 20% 的占比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尤其是中国产的电动汽车, 2023 年,比亚迪在日本只卖了 1446 辆,特斯拉也只卖了 6000 余辆。即使特斯拉的车也全部是在上海制造,两者加起来,也不到 1 万辆。与日本国内市场一年销售 477 万辆汽车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其次,日本在车载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紧密,大多采用中国制造的电池。丰田的电动汽车与比亚迪合作,采用的是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锂,约 55% 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电机和风力涡轮发电机所需的稀土,约 60% 从中国进口。

其三,日本政府是全球节能环保政策的倡导者, 1997 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份国际协议,该协议旨在设定强制性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减排目标,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在涉及到有利于解决地球气候温暖化的新能源问题上,日本政府的立场只能是支持,而非限制。

其四,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性能良好,价格比日本国产的便宜,优异的性价比使得中国电动公交车越来越受到日本各地政府的欢迎。在 2025 年将要举行的大阪世博会上,会场所需的 100 辆公交车,也已经采用了中国的电动车

所以,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中国不仅没有对日本市场构成威胁,反而是日本车企和风电、太阳能发电公司的紧密合作者,中日两国在这一领域是利益共享者。因此,日本没有必要与欧美站在一起打压中国,一旦加入欧美限制中国 EV 车俱乐部,日本很可能会砸上自己的脚。

识时务者为俊杰,日本这一次变得聪明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