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

曾被美国军界称为“天才的、杰出的军事家”的麦克阿瑟,其声誉在1950年朝鲜仁川登陆时达到了顶峰,成为韩国和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仅仅半年以后,他却被杜鲁门撤职了……

01

未经同意“访问”台湾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军官家庭,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1945年,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和美国接受日本投降。战后,他作为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率美军独占日本,成为日本的“太上皇”。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7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担心解放军攻下台湾会严重削弱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地位,一改昔日的声明,公然提出“台湾地位未定”,推行“台湾中立化”。

得知此政策后,麦克阿瑟未经杜鲁门政府同意,亲自去台湾“访问”,为蒋介石对抗“共产党中国”撑腰打气。蒋介石同麦帅举行了两天的晤谈,并主动提出派军队加入“联合国军”。

杜鲁门看到报纸头版上麦克阿瑟亲吻宋美龄的照片后大为吃惊,预感这个“战争狂人”势必要把美国绑上台湾对抗“共产党中国”的战车,把朝鲜战争扩大为“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阵营的全面战争,甚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显然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杜鲁门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向麦克阿瑟发出一道命令:未经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无论如何不得往台湾派驻一兵一卒,避免把“联合国军”的军事行动转化为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以免同盟破裂。

02

军事生涯达到顶峰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此后,朝鲜战局发生了急速的变化,十万朝鲜人民军被迫向北撤退。9月25日,美韩联军进攻汉城,三天后攻克汉城。

仁川登陆的巨大成功,使麦克阿瑟自信心膨胀起来。对于新中国多次传来的警告,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政府报以高度的轻蔑:不予理睬。1950年10月1日,麦克阿瑟向金日成发出投降的通牒,8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对于把战争扩大到中朝边境是否会引发中国出兵,杜鲁门没有完全把握。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第一,中国人不会参战;第二,按中国现在的军力,即使参战,我也能打赢。

“联合国军”突破“三八线”后进展迅速,10月19日攻占平壤。在麦克阿瑟看来,平壤的陷落象征着北朝鲜的彻底失败。于是,他返回日本后便忙着做战争结束的准备,命令属下做好第八集团军返回日本营地的准备。

为了尽快完成扫荡收尾任务,麦克阿瑟于10月24日下达了总追击令,命令“联合国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进。美国大兵心里盘算着,“只要跑到鸭绿江”,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03

兵败朝鲜

在平壤陷落的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10月25日,打响了入朝作战的首次战役。

麦克阿瑟不断接到有中国军队参战的报告,但他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中国派到朝鲜的只是象征性的少数志愿人员,任务是保卫中朝边境鸭绿江上的水电站。11月1日至3日,美军第骑兵师一个团在东线云山地区遭志愿军重创,被迫撤至清川江以南。这次战役,“联合国军”共损失了1.5万人。

遭到沉重打击后,麦克阿瑟仍不愿相信中国军队会大规模参战。然而,没过两天,当他得知中国参战部队兵力并不像他原来估计的那样少时,才感觉到局势严重。他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他已经命令远东空军准备全力轰炸北朝鲜的一切目标及鸭绿江上的桥梁。

这又是一个先斩后奏的冒险行动,意味着将要把战火烧到中国去,美国可能在远东全面开战。

获悉此命令,杜鲁门让参谋长联席会议当即复电,要麦克阿瑟暂缓对中国边境五英里以内的目标进行轰炸。麦克阿瑟马上向华盛顿抗议,并威胁总统说,如果不轰炸,“联合国军”受到损失以致战败,他是不能承担责任的。

远东空军即开始对鸭绿江大桥进行狂轰滥炸,包括中国一侧。这期间,麦克阿瑟多次要求允许轰炸中国的东北地区,并要求允许追击中国飞机至中国境内。然而,华盛顿方面否决了他的请求。

在提心吊胆等待几天之后,战场上一片平静,麦克阿瑟又开始乐观起来,提出11月15日再次发动攻势。他表示:如果这一行动成功的话,我们就有希望在圣诞节前把孩子们送回国。这次行动因此被称为“圣诞节攻势”。

11月25日傍晚,志愿军对进至德川、宁远一线的南朝鲜第二军团发起攻击,而后向西南方向迂回,切断了中路和左路美军的退路。28日,美第八集团军被迫撤退到清川江一线,但是已经晚了,志愿军第九兵团于27日傍晚,向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十军发起反击,当晚就完成对其主力陆战一师的包围。

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成了圣诞节溃败的守势。面对危急的形势,麦克阿瑟把沃克和阿尔蒙德等将领从前线召回东京研究对策。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的结论是:“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有必要撤退到平壤元山线或者更南的地方的防御工事里。

“联合国军”的大溃退,在美国国内引起一片哗然。《时代周刊》说,这是美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麦克阿瑟公开指责杜鲁门政府捆住了他的手脚,致使他没有轰炸中国东北——志愿军的后方,否则绝不会有这样的败绩。

12月15日,“联合国军”已溃退至临津江以南,沿“三八线”构筑防御工事。23日,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遇车祸丧生。麦克阿瑟电告华盛顿,请求任命马休·李奇微中将接任。

1951年元旦前夜,“三八线”上炮声隆隆,中朝军队全面发起进攻,迅速突破“联合国军”防线。1月3日下午,李奇微下令全线向汉江南岸撤退。中朝军队转入追击,4日占领汉城,5日渡过汉江,8日占领仁川,并推进至北纬“三七线”附近。

04

麦克阿瑟被撤职

当时,志愿军战士的主要干粮,就是炒面。后来美国军队发现,志愿军的攻势往往只能持续7天,他们称为“星期攻势”——因为没有后勤保障,7天过后,志愿军战士携带的炒面就全吃完了,只能撤退……

针对志愿军这个弱点,李奇微指挥美军使用“磁性战术”,和志愿军保持接触,一周之内对志愿军采取守势,进行保持距离的撤退;一周后取攻势,使用“火海战术”大量杀伤中朝军队。

为加速向“三八线”逼近,李奇微又制订了“撕裂者行动”计划,于3月15日攻入汉城,发现汉城是一座空城,中朝军队早已撤离。几天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抵达“三八线”地区。这时,是否越过“三八线”的问题再次出现了。

杜鲁门政府看到战线推进至“三八线”,感到面子保住了,最好“见好就收”,决定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

这对一直渴望取得全胜的麦克阿瑟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他不能接受这个不胜不败的结局。3月24日,麦克阿瑟发表公开声明:“如果联合国决定改变宽容的做法,不再将战争局限于朝鲜地区,而是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地,那么赤色中国注定有立即陷于军事崩溃的危险……”

这个声明公然违反了1950年12月6日杜鲁门发布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任何有关外交政策声明的训令,是明显的“抗上”行为,是对总统和宪法权威的挑战。杜鲁门感到再也不能任凭麦克阿瑟为所欲为了,必须撤他的职。

但杜鲁门清楚,麦克阿瑟不是一般的军事将领,而是美国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亚洲的象征。美国国内也有相当多的麦克阿瑟的支持者,此时撤掉麦克阿瑟的职务,弄不好会引起国内的政治动荡。

在取得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致通过之后,杜鲁门最终设计了一套尊重麦克阿瑟的免职流程:先通知他本人,再召开新闻发布会。

糟糕的是,1951年4月11日,发给东京盟军总部的电报出现了技术故障,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界已经嗅出了总统要罢免五星上将的味道,抢先一步发出了消息,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麦克阿瑟是从新闻里听到自己被解职的消息的。

当时,麦克阿瑟正在宴请客人,他的妻子告诉了他被解职的消息,随后没多久,他才收到了通信兵送来的总统电报。

正如杜鲁门等预料的那样,麦克阿瑟被解除职务的消息发出后,美国国内立刻陷入一场政治动荡之中。民意测验表明,69%的人支持麦克阿瑟,只有29%的人支持杜鲁门。

阔别美国多年的麦克阿瑟回国后,700万美国人自发到大街上欢迎这个“英雄”。4月19日中午,麦克阿瑟到国会山发表退役演说。美国各大电视台第一次被允许在国会拍摄。在国会山,麦克阿瑟发表了他一生最著名的“老兵永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演讲。

李仲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