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 作者 匡悦

文物摄影|杜广磊

设计|小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于南宋官窑博物馆

鲜花凋零,冰雪融化;纸张污损,青铜腐朽,唯瓷永久为瓷,宁逝勿移。瓷有千年史,瓷韵永流传。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早期都出现了陶器用具,但只有中国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跨越,并发展出独一无二的瓷器文明。

瓷器艺术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在《考工记》中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来概括手工之妙,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技术系统。巧借天时地利,甄选美材良质,在口传心授的实践中完成瓷器的制造。

瓷土成胎,釉彩封层,形形色色均以工匠心思做骨,以主人心意为血,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实用器,是可以用之、赏之、藏之的珍宝。

东汉末年,经历了白陶、釉陶、原始瓷的千年累积,质地更坚、更耐高温的瓷器终于得以现世。自此,瓷器之路豁然开朗,瓷器的时代缓缓开启,并且迎来了未曾预知的空前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吴)青瓷釉下彩盘口壶 南京六朝博物馆藏

它是迄今所见以绘画手法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绘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釉下彩的时间提前了近500年。壶身描绘了多种神异奇特的艺术形象,羽人、仙草、云气、神禽、异兽、比翼鸟、佛像、铺首等,图案布局繁而不乱,釉下彩画和贴塑浑然一体。

青瓷如冰,白瓷类雪,青花似诗,釉色或单一或组合,自古以来,瓷匠们将世界的颜色都毫不吝啬地施于瓷器,中国传统色彩的魅力在瓷器之上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瓷器分单色釉瓷和彩绘瓷两大类。单色釉瓷,仅由一色装饰,至简但至美。瓷器初现多为青色、黄色,后才有了至纯的隋白瓷、雨过天青的秘色瓷和花釉分明的青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法门寺博物馆藏。造型有如一张收口的荷叶,加上厚薄运城的胎体和莹润可人的青绿釉色,呈现了“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效果。秘色瓷是唐朝晚期浙江越窑烧造成功的一种质量上乘的青釉瓷器,专供宫廷使用,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瓷器从东汉烧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青瓷为主;“隋白”质地坚硬,纯净温润,是为优质白瓷的代称:唐代“南青北白”二分天下;宋代名窑四起,各种风格、工艺的瓷器频频出场,汝、官、哥、定、钧各自辉煌,互相映照,出现了“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的龙泉窑、“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钧窑等名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窑址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窑变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 黑釉剔花卷叶纹嘟噜瓶及其纹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元时期 黑釉剔花卷叶纹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釉剔花卷叶纹瓶腹部纹饰展开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代瓷枕,上有诗词

元代“二元配方”(元代以前制瓷一直使用一元配方,易变型,由于高岭土的发现,使得陶瓷能够经受1300度的高温,制大器不变型),铸就了我国瓷器发展史的里程碑,景德镇元青花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里程碑,以其靓丽的色彩、典雅的气质走向世界,成为欧洲皇室的挚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白壶褐彩玉壶春瓶

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所用青料以郑和下西洋从海外带回的苏麻离青为主,因其含铁高而含锰量低,能够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 “铁锈斑痕”,俗称“锡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青花八仙云鹤图葫芦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青花海水刻白龙纹扁壶

明代以后,开启了彩绘瓷的高峰,五彩瓷是成熟于明代的釉上彩绘瓷,因此也称“大明五彩”。“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色彩斑斓,极具观赏性。以瓷为地,以色彩为词,中国瓷器绘就了颇为绚丽多姿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两朝,瓷器制造日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各色颜色釉瓷争奇斗艳,官窑民窑互不示弱,许多精美的传世品流传至今,安静的在博物馆内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智慧、思想与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斗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霁蓝描金万寿象耳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窑变釉贯耳方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粉彩梅竹双燕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黄釉牺耳瓷尊,祭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十二美人图》博古幽思:画中美人坐于案台前,凝望桌前,陷入了沉思。其身后为一排布满了装饰品的木架,架子之上有书籍,还有各色各式的瓷器作为装饰,左上方的花盆颜色淡雅,似汝窑的一抹天青,角落里的祭蓝釉色瓷碗尽显皇家气度。

在中国,瓷器是遍布寻常百姓家的衣食用具,也是《皇朝礼器图》种的祭祀礼器。瓷器见于室内,是瓷枕、笔洗、花盆,见于墓葬,是谷仓罐、唐三彩。

瓷器无处不在,瓷器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与瓷器相识却不甚相知。瓷器因何发生?瓷色有何奥妙?纹饰寓意何为?瓷器的发生是精诚所至,亦是水到渠成。一件瓷器佳作,或可集绘画、诗文、工艺与一身,其中道理可细细循之。

陶瓷考古学家郑建明:以“产业链”视角,透视龙泉窑千年兴衰|访谈

从定州博物馆展品,看消逝的北方手工艺盛地|博物馆巡游

纹章瓷:中国瓷器的“私人订制” | 观展

德化瓷:世界的中国白 | 观展

曲阳:北岳庙内有惊喜,定窑白瓷见清新|访古

千年入梦 瓷做枕 | 新知

瓷上神龙:千年窑火演绎东方绝色|新知

大年初一,在故宫寻龙!

东方之青:中国瓷器经典色|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

花开吉祥:花与瓷,诗与纹,文物中的花韵之美|新知

图片 | 匡悦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