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泉路上的韩国街,国际化氛围越来越浓厚。韩国人也想来虹桥看看,上海的韩国街是什么样的。”

“对我们外国人来说,在国外生活最看重的是安全和健康,而中国上海就很安全,在虹桥镇生活也很便利。”

日前,一场以“老外在虹桥,一起来talk”为主题的城市社区营造论坛在虹桥镇举行。各领域的专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生活在虹桥镇的外籍居民欢聚一堂,将目光聚焦于社区营造,从国际视野与在地实践中寻找灵感与共振。

虹桥镇是闵行区北部的宜居品质区域,完善的周边配套及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定居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在虹桥镇工作、生活的国际人士有2万多人,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当地人口1/6。其中,金汇区域、虹梅区域、古北区域逐步形成一批国际社区。随着这些社区的不断发展,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持续被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近年来,虹桥镇外籍居民对地区的归属感逐年递增,不少外籍居民正在将“临时居住”变为“长期定居”。这一居住方式上的转变,让他们更加关注社区服务质量自己所能参与的公益项目以及地区未来的多元发展等。考虑到这一需求,此次论坛不仅有外籍居民参与,也邀请了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物业从业人员以及社区营造方面的专家来解答疑问、回应需求,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以此为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活动中,来自意大利、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外籍居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在虹桥生活的点滴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到上海很多年了,在虹桥生活感觉很便利,交通方便、治安也很好,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来自意大利的安东说。

“我是一名中医,在上海已经生活31年了,每年都要参加各种博览会、医学培训,想通过今天的大讨论,了解一下相关签证政策等。”来自韩国的洪原淑说。她是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上海合川莱茵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udra是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就读于同济大学,目前居住在名都城社区。他说:“我很喜欢虹桥,社区里活动很多,小区里就有游泳池、网球场、健身房,很方便。如果再有个羽毛球场就更好了。”

家住锦绣江南社区、热心公益事业的韩籍居民朴昌柱在讨论中表示,自己想通过举办公益活动、筹集资金,来帮助中国的残疾人。目前正在寻找举办活动的场地,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背后透露的是外籍居民积极融入地区、参与地区建设的讯号。对于相关问题,与会居委、物业、职能部门等表示,将通过建立外籍居民服务热线、提供多语种服务窗口、丰富党群服务空间等方式予以解决。

同时,围绕“伴随着城市能级提升、新兴社区崛起,政府、企业、居民应当如何形成合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话题,与会各方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很多外籍居民其实是更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服务的。”名都古北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吴莺华说。

“‘老外在虹桥,一起来talk’,让我们更加真实地看到了外籍人士在虹桥生活的状态。”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的董安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虹桥镇将持续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搭建更多中外居民与政府、企业交流的平台,在建立充分信任的社区关系的基础上,激活社区土壤,凝聚更多力量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