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6月17日消息(记者刘博伦)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山东省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4年底前,各设区市至少打造1个高水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样板县;到2025年底,市级层面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县域内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5%以上。

《实施意见》要求,牵头医院重点承担大病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诊治、上下转诊、技术培训、质控等服务。乡村两级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诊疗,重症患者及时上转,承接恢复期、稳定期患者下转和辖区人群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可根据条件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或承担区域中医药资源、学科建设等统筹协调功能,探索建立中医优势病种县域一体化服务路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辖区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职能,在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不得弱化妇幼保健机构职能。

《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市级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根据所辖县居民市域和县域外就诊情况、“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医保基金运行现况等因素,分层分类指导各县开展建设。同时,《实施意见》提出,要紧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强化运行监测,及时预警纠偏。

《实施意见》明确,加大资源下沉共享力度,聚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落实好城市公立三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派出帮扶团队常年驻守指导、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等要求。此外,要重点依托县域临床服务中心,逐一细化县域重点疾病、主要疾病和重点人群服务路径,做好以下3个机制的闭环和咬合:家庭医生对居民首诊和分级就诊指导机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的后续诊疗、用药、健康管理机制,县域内出院患者下转、随访、康复和护理机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