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念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京津冀三地思政教育立足各自优势,展开了以京津冀学校群建设为教育载体,以学校思政教研互融互通为教育重点,以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为教育要点,以立德树人、优化育人职能为教育核心点的多层次高质量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4年2月21日上午,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成立大会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固安校区顺利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50余家省市级媒体报道60余篇次。2月21日下午,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市商业学校承办的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论坛成功举办,京津冀地区200余名大中小学思政专家学者到场参会。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总体呈现出合作共赢、欣欣向荣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三地学校共同落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政教育水平,明确加大了思政教育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了思政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了思政教育教学的智能化展示,推进了京津冀思政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京津冀文化承载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

一、构建高质量思政课一体化人才体系

思政教育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全社会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思政课一体化人才体系建设过程中,人才引进及培养尤为重要,京津冀三地学校通过系统规划,战略布局,不断创新决策,整合资源,逐步建立有利于青年思政教育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引进培养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通过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人才管理制度,构建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思政课一体化人才体系,加强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三地人才的最优配置,为建设一批充分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素质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以京津冀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吸引了大量高精尖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人才,通过建设统一的人才基础数据信息库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京津冀思政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出台更加有力度的人才培养政策,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各种类型的思政人才队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京津冀全面协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打造具有京津冀地域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不断营造思政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

二、推进实践型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模式

目前,京津冀三地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政教学实践模式,以笔者所在高校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为例,是由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职工大学)划转并入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有北京望京和河北固安两个校区,同时,原国家经贸委在本校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

经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市新时代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心设立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揭牌仪式已在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成立大会上顺利举行。日常教学中,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讲授思政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衔接与协同研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实现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例如增加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邀请企业名师进思政课一体化课堂,带领学生进入京津冀一体化企业参观学习,观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展览,参加思政课一体化知识竞答,技能比赛等,鼓励学生爱实践,早实践,多实践,真正做到思政理论与实践经验相互融会,不断贯通。本项目组经过广泛调研,不断修改和完善传统的培养模式,鼓励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工作者到企业中去,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校企融通,与企业导师携手,加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力度,例如广泛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思政科研水平,更多地为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更优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就业,使得越来越多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工作者参加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中,为京津冀建设贡献力量。

三、搭建高水平思政课一体化交流平台

落实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三地学校支持开展多地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多行业的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合作,完善互助机制,利用各地地域及思政教育优势,不断开发新型合作方式,加强思政教育、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的互融互通力度,增强各地区自身思政发展能力建设,使得合作主体间多方受益。

京津冀地区急需搭建更多立足京津冀产业优势的高质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强化京津冀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推动京津冀学校联合办好高质量峰会、论坛等活动,引进或筹办国内国外各地教育博览会、教育峰会等,展示思政教育智能化新技术、新方案,重点吸引和支持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组织、专业论坛的永久性落地,加快健全各类新型人才交流机制,全面统筹科研院所、京津冀学校等主体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精准对接活动,组织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培训学习,加大人文关怀和物质保障力度,建设重点领域协调发展创新团队,为京津冀搭建高质量思政课一体化合作交流平台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是构建京津冀三地区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京津冀三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实现科教兴国,教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三地学校的通力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已为进一步打造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榜样工程进行了有效探索,并为日后进一步推进多地区、多领域、跨省份的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及宝贵的可行性经验!作者:秦诗雅、袁阳、苑秀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员)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