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青海省高考成绩揭晓,理科学霸周浩以660多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对一个来自边远省份的学子来说,这无疑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然而这位学霸级的人物却在两年后选择从北大退学,转去职业技校上学!这是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周浩做出了这个被认为是“傻子”的决定?

如今,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周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

童年的周浩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机械天赋,他可以坐在地上拆卸手表、收音机等家用电器,然后重新组装起来,这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周浩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就名列前茅,特别是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时,他参加了全市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这更加坚定了父母培养他往理科方向发展的想法。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还特意购买了许多机械原理和物理知识相关的科普读物,培养周浩对这方面知识的热爱。

高中三年,周浩的成绩稳步上升,逐渐成为班上公认的学霸,尤其是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他的成绩始终遥遥领先其他同学。

周浩也乐于向其他同学讲解题目,获得了“好学生标兵”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周浩的兴趣和梦想却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理科基础课程。

他更喜欢有关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工程实践类知识,会主动去图书馆借阅这方面的书籍。

这时他就在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他要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自己的“机械梦”。

然而事与愿违,周浩终究没有走进北航的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结果揭晓后,周浩以660多分的成绩位居青海省前五名,成功收到了很多高校抛出的“橄榄枝”,其中更是有无数学子梦想中的清华北大。

但周浩有自己的想法,他向父母表示,自己梦想的是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将来从事航空工程相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对儿子的愿望当然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还是认为以周浩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国内最好的院校,选择最有前景的专业。

在他们看来,北大、清华无疑是最佳选择,周浩不应该放弃这种机会。

在各方压力下,周浩最终没能坚守自己的梦想,他听从父母的决定,选择报了北大的生命科学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上北大,对一个边远小城出身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骄傲和荣耀,整个家族都为周浩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

但周浩自己内心并不如外表那么激动与雀跃。

他本打算选择自己梦想的航空航天专业,现在却不得不就读一个自己兴趣不大的专业,一时间,满腔热情化为迷茫,大学生活的期待转为了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北大后的周浩,发现自己对生命科学专业提不起丝毫兴趣,枯燥的课程内容更像是一种折磨,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就睡着了。

周浩意识到,这和自己的性格完全不符,他喜欢动手实践,而不是被迫灌输理论知识,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注定会成为心魔。

一学期下来,周浩彻底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他的学习状况每况愈下,甚至挂了一门重要课程。

这对一个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找到突破,周浩开始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他发现,工科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最符合自己的兴趣,这样他就可以学习操作机床、设计机械动力系统。

但要正式转到这个专业并不容易,周浩的成绩无法达到要求,他再三求助生命科学院的辅导员,希望能转专业,但饶是老师再三斡旋,结果也是无果。

周浩知道这样下去,他的前途将一片黑暗,他再不想这样浑浑噩噩下去,第一次他产生了叛逆的想法。

“我要从北大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周浩做出退学决定时,他的父母都极力反对,他们让周浩再考虑一年,或者转到其他985院校。

但周浩表示,已经在北大浪费了两年时间,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他必须重新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否则大学时光只会是痛苦的回忆。

父母面对周浩的坚决态度,最终作出让步,他们也不希望儿子就读一个自己痛恨的专业,日后留下遗憾。

如果唯有退学才能解决问题,他们表示尊重周浩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冬,经过层层确认,周浩正式办理从北京大学退学的手续。

这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无疑是异常惊人的决定,但对周浩来说,这却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离开北大后,周浩刻不容缓地报考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数控专业,这所学校虽然知名度不高,但这里终于有他梦寐以求的机械类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看着周浩重新拖着行李踏上求学之路,依然忐忑不安,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意味着无限可能,周浩这样轻易放弃是否太草率了一些?

但他们也明白,真正适合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来看,周浩做出的选择让自己重拾了学习动力,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面对外界各种质疑,周浩没有丝毫动摇,他宁愿去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也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种坚持梦想的勇气,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北大,周浩开始了崭新的求学之路。

他要证明给世人,一个看似错误的决定,也可能是人生的一次飞跃。

转学后的第一天,周浩受到了技校全员的热烈欢迎。

校长亲自带领专业教师接待了这位特殊的新生,并表示学校会全力支持他学习数控专业,提供一切所需资源。

对周浩来说,这种被重视和理解的感觉非常温暖。

周浩选择了这个不起眼的职业技校,部分是因为它位于北京,交通方便,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他梦寐以求的数控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门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加工和数控编程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非常符合周浩的兴趣特长。

入学后,周浩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他需要补足本专业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比其他同学多出许多学习任务。

但周浩并不气馁,他努力吸收新知识,还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在实验室自主操作。

很快,周浩的专业能力在同学中脱颖而出,由于他有扎实的理科基础,再加上过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课上他总是最出色的那个。

教授们也对这个异常优秀的转专业生倍加关照,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他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浩也很享受当前的状态,他赶上了同学的学习进度,甚至在某些实践项目上更胜一筹。

这里的学习氛围更符合他的性格,不用过多应付抽象的理论,可以直接动手操作,这让他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望。

2014年11月,周浩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数控加工技能大赛,并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夺得总冠军。

赛后,数控专业的教授们都对周浩赞不绝口,他们说周浩是多年难遇的人才,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过硬的动手能力。

在他们培养下,一定能成为数控行业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浩也收获了同学们的尊重与好评,大家都说,周浩的加入提高了整个专业的技能水平,他总是热心指导其他同学,从不藏私。

获得冠军的周浩一时间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许多企业都希望能聘用这样的人才,但周浩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担任一名数控专业教师。

他想把自己的所学传递下去,培养更多技术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教期间,周浩将自己比赛的经验和心得融入课程,学生们都能从他这里学到最前沿的技能,许多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令周浩自豪。

他发现自己也喜欢传道授业解惑的感觉,投入教书育人。

2018年,周浩参加全国技校教师技能大赛,以极高的分数夺魁。

从比赛中脱颖而出,到指导学生取得佳绩,再到自己教学能力被国家认可,周浩在这个不起眼的职业技校逐渐获得肯定,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的周浩也在积极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2021年周浩计划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虽然现在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但周浩想通过不断学习来保证自己的专业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人生的风浪,周浩并不后悔当初的抉择,他认为中国正需要复合型人才,他想以自己为榜样,推动技校教育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周浩选择追随内心,学着自己想学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虽然过程曲折,但他依然热爱工作,满足现在的生活。

周浩的故事给我们启发,不要被他人期望绑架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选择,勇敢追寻内心的声音,即使路上洒满荆棘,只要目标正确,终会收获成果。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不平凡的人生和坚持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