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

不久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唐逸博、王铭成功签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院辅导员牛彤对此深感欣慰,两名学子的就业选择,与他去年暑假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挂职锻炼的经历密不可分。

从2014年开始,天津大学累计选派优秀辅导员148人次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每年暑假都有天大辅导员深入一线,充分掌握单位用人理念和人才需求,并将用人单位准确、真实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好就业引导。

去年暑期,牛彤来到坐落于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人力资源处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面试招聘、暑期社会实践、装置设备参观等活动,亲身感受一线工作,了解单位用人需求。回到学校后,牛彤通过就业动员会、企业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响应国家号召,前往祖国需要的岗位。“除了已签约的两名2021级硕士生外,还有多名2022级硕士生向我了解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情况,表达了就业意向。”

同样是在去年暑假,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谭雨晴挂职锻炼的单位是位于山东烟台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周时间里,她看到了万华化学对美好生活的服务与支持,也看到了其在化工行业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回校后,谭雨晴以班会形式开展“就业大讨论”,策划开展“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大讨论,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择业就业,主动投身艰苦地区或重点领域等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谭雨晴还带领学生们前往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材料行业相关企业参观交流,让学生亲身感受行业发展。

“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参观活动和大讨论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材料行业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句话不只是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的切实行动。”2021级功能材料专业学生李嘉成说。

辅导员挂职锻炼带来的益处远不止于此。牛彤挂职期间,还与4名校友进行了座谈交流。校友们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对学校提出了宝贵建议,比如建议学校开展宣传工作时突出自身工科优势,多加强与国防军工企业的业务交流和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定向输送人才;建议在校生要有相对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努力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等。“我把校友们的建议转达给了学校有关部门,同时把给学生的建议融入到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中,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观。”牛彤说。

据了解,天津大学近年推进全方位的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校以就业“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书记、校长等校领导累计接待走访各类用人单位108家;各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全程跟进学生就业进展,以学科组团为单位走访接待企业820家;推动就业资源开发与科研人才合作联动,广泛发动专业教师以重点科研项目合作带动面向重点单位的人才输送工作。

在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鑫看来,帮助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引导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未来,我们将持续组织辅导员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请他们当好就业工作的‘信息员’‘宣讲员’‘指导员’和‘协调员’,为学生就业选择提供第一手数据和全方位的指导。”王鑫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7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