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彦邦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他勾搭姜梨,爬床姜玉娥,可姜若瑶竟然对这些视而不见,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周彦邦是真心爱她。

周彦邦想要报复姜梨,他派人给姜若瑶送来纸条,约她在偏僻处相见。

连姜若瑶身边的丫鬟都看出来,周彦邦没安好心,劝她不要赴约。

可是,姜若瑶仍然执迷不悟,不仅前去赴约,还答应周彦邦帮他绑架姜梨。

姜若瑶身为相国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什么会蠢得连个丫鬟都不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

从小到大,姜若瑶就像长在玻璃罩里的玫瑰,只乖乖听从别人的安排就好,不用自己去解决任何麻烦。

在家里,季淑然让她顶替姜梨,和周彦邦定下婚约,她就把周彦邦当作未来唯一的依靠,从来不去思考周彦邦是不是值得依靠的良人;

季淑然说姜梨的回归,抢走了她姜家嫡女的位置,她就处处与姜梨为敌,从来不去思考姜梨到底对她构不构成威胁。

在外面,周彦邦说要和她私奔,让她把姜梨单独带出来,从姜梨身上勒索钱财,她乖乖照做,从来不去思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姜若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分辨是非,对任何事都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更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就像姜梨说她的那样,“别人三言两语你耳根子就软了,心甘情愿被人拿捏,你真的活明白了吗?自幼无主见,一生不得自在。”

姜若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决策。

所以,她的“没脑子”,让人看得厌蠢症都要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渴望摆脱控制,渴望有人爱

姜若瑶当面拒绝齐家,反抗季淑然为她安排相亲,这是她在姜梨的点化下,第一次觉醒。

小时候,母亲逼她练琴,给她灌药,让她顶替姜梨和周彦邦定亲,从未征询过她的意见,从未顾虑过她的感受。

长大后,季淑然为了报复姜梨在及笄礼上抢风头,她在耳环里下毒,让姜若瑶出疹子,嫁祸给姜梨;岁试考试,季淑然事先买通考官,要求姜若瑶在琴艺比赛上赢过姜梨。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是母亲为女儿好,可母亲从来没问过,这些是不是女儿想要的。

因为,季淑然压根不在意姜若瑶想不想要,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在季淑然的操控之下,姜若瑶感受到的是禁锢,是压抑,而不是母亲有多么爱她。

她渴望摆脱控制,渴望有人爱她,哪怕是利用。周彦邦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她,利用她。

而姜若瑶却把周彦邦的欺骗当作在意,利用当作喜欢。

病急乱投医,姜若瑶急于走出母亲的阴影,急于体现她的独立价值。

所以,她甘愿被周彦邦欺骗和利用。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并非真的执迷不悟,而是贪恋一个能逃离姜家的机会,我要避开你(季淑然),哪怕是利用自己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淑然对姜若瑶,就是古代版的专制、独裁家长。

以爱为名,绑架、支配、操控自己的子女,把子女变成提线木偶,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认知。

所以,当他们独自面对一件事的时候,不会辨别是非黑白,不知道正确的解决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特别致谢,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