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坐拥世界三大舰队之一的联合舰队,海军综合实力排名位居世界第三,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敢和美国开战。那么拥有如此强大海军实力的日本,为什么没有帮助他的盟友德国登陆英国本土呢?

现在不少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局,在扫荡西欧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攻下英国。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得到保留,当时的英国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同时英国和西欧大陆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英吉利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吉利海峡

德国唯一自豪的闪电战和装甲部队可没有跨越大海的本领,想要攻占英国本土只能依靠海军和空军的战斗力,而在德国轰炸伦敦期间,英国的空军也在反击,双方的实力位于同一水平线,但海军方面德国就差距太大了,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潜艇号称天下无敌,经常在大西洋上偷袭美国和英国的商船,试图切断英国本土的补给,但是要论正面对抗,德国的海军还真是比不过英国,不过德国为什么不向他的盟友日本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海军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二战的日本海军有多强?

一句话来形容,日本海军当时在世界上坐二望一,前面提到日本海军实力排名世界第三,但实际上当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实力相当,真打起来可能日本人还更占上风一点,唯一能够稳稳压制日本人的恐怕只有美国海军,即便是这样在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也没有吃到任何甜头,反而是牢牢的被日本人给压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洋战争

当时日本拥有9艘战列舰,12艘重型巡洋舰,10艘航空母舰,其中最大的航空母舰排水量超过72000吨,美国200多架飞机,轰炸了两个小时才将它击沉,当时国际上规定的巡洋舰不准超过1万吨,但是日本的排量却将近12000吨,而且日本的重型巡洋舰配备了一层高厚度的防弹装甲,还装备了防鱼雷隔舱,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日本海军都是妥妥的世界顶级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海上船只的优势,日本的鱼雷发射距离超过40公里,当时美国的鱼雷发射距离也不过15、20公里,日本航母的作战半径接近350公里,而美国只有250公里,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战斗机能够飞得更远,同时日本的战列舰当时的速度就已经达到了30海里,而美国人的只有20海里,这些差距都不是一点点,可以说日本当年在军工技术上的研究非常的先进。

而且日本早在二战时期就看中了航母的战斗力,将航母作为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同时日本海军一年356天全时段训练,使得炮弹的命中率高达15%,甚至可以在海上发现1万米开外的目标,这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当时的日本海军真的做到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海军能够坐二望一的原因。

日本海军既然这么强,为什么不帮助德国去攻打英国呢?

首先是日本和德国关系并不牢靠。

尽管日本和德国同属轴心国联盟,但他们直到1940年才签署了军事合约,组建成了一个军事同盟,在此之前日本和德国甚至还有仇恨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当时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抢走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山东,也是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的重要原因。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还从德国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直到日本和德国建立同盟之后德国方面才放弃了这项合作,因此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那么牢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跨洋作战难度大。

日本海军的主要势力范围是在太平洋海域,而英国本土则位于大西洋地区,日本舰队要想远赴欧洲作战,在当时只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第一条是过马六甲海峡,从印度洋出发,随后通过苏伊士运河经历地中海,最后到达英吉利海峡,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亚欧航线,但当时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牢牢把握在英国人手中,而印度又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洋地区也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势力范围,恐怕日本人还没到英国本土,就已经和英国海军打起来了。

第二条路线则是从北冰洋航线出发,这条航线的优点就是用时更短,并且不会遇到阻碍,缺点在于北冰洋地区常年处于结冰状态,船只的行驶和补给会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日本海军的实力强大,不过日本海军的补给却是一个大毛病,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有效的海军补给只能到达中途岛附近,超过这个距离就不行了,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所使用的资源较为有限,就算日本海军可以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欧洲地区,考虑到补给问题。能去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海军,这恐怕还不够英国皇家海军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