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菏泽

开栏语:

千年古城菏泽,正在大步向前。

“突破菏泽”战略实施以来,菏泽的变化,有目共睹。从全省垫底到位居中游,菏泽的精气神为之一振。

观菏泽,这是中国山东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我们关注菏泽事,努力探寻城市发展和治理的经验。我们关注菏泽人,努力感知个体的奋斗与拼搏。让我们一起观菏泽,读懂菏泽,一起向美好出发。

现推出第七十三期。

豫鲁有约,心手相连。6月12日,菏泽市考察团来到商丘市,围绕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考察对接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地缘相接 人文相亲

作为豫鲁两省交界城市,商丘与菏泽地缘相接、人文相亲,明清黄河故道将菏泽与商丘分开,但又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搬不走的近邻。

说起商丘与菏泽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商族”,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族起源于东方,在其发展初期经历了频繁的迁徙,而这一过程中的文化、商业交流无疑也对沿途的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

商族人在去往商丘的路上,曾在今菏泽地区的西南部居住、活动,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先商文化痕迹。

同时,两地共有的历史记忆,如黄河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文化关联。

也正是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关系,两地政府间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深化在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携手共进 未来“双赢”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商丘和菏泽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城市,菏泽与商丘在经济发展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两城市与其他淮海经济区成员定期参加协同发展座谈会,探讨并实施合作新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些会议聚焦于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探索区域特色融合发展的路径,旨在通过政策协调、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此外,根据《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菏泽、聊城与商丘、濮阳共同推动建设产业合作园区,通过共享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两城市间的高速铁路联系日益增强,其中京雄商高铁的建设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京雄商高铁将构筑起商丘与京津冀城市群的高铁直连通道,并且通过这条线路,商丘与菏泽之间的铁路联系也将更加便捷,为经济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在公共资源交易方面,商丘与菏泽之间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的跨区域合作机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等方式,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实现信息、场所、专家等资源要素的共享。

商丘和菏泽同属于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区域生态质量上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心手相连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

菏泽与商丘作为中国东部的两个重要城市,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而两地相近,更是周边游的好去处。

菏泽被作为“中国牡丹之都”,每年4月中旬,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汇聚于此,其中更是少不了我们的“河南老乡”。

而商丘的商丘古城、三陵台、刘口黄河故道自然风景保护区、穆氏四合院、芒砀山也时刻吸引着菏泽人的目光。

同时,菏泽还被称为“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

菏泽与商丘的民间艺术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经常在两地进行表演和技艺展示,如菏泽的鲁西南鼓吹乐、根雕与商丘的民俗活动,不断在通过文化节、展览等形式互相学习交流。

2023年,商丘市参加菏泽首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展示了“引客入商”的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促进了两地旅游资源的共享与市场拓展。

在今年4月份,菏泽市巨野县领导在牡丹机场邀请广大游客朋友来巨游玩,商丘市商丘新区乐学幼儿园园长韦芳便是其中一员。

韦芳回去之后,便制定了详细方案,在4月20日那一天,应邀带着研学团队来到巨野。

商丘赠与巨野剪纸,巨野回赠工笔牡丹画。一次偶遇,成就了一段佳话。

商丘与菏泽的合作可以说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各自发展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共同构成了中原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正如这次考察,两地“携手”对过去的合作进一步延续,在未来共同推动交通互联、产业共建、黄河战略、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发展,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