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上映的一部电影《长空之王》中的一个片段可以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镜头中妻子在参加自己丈夫的追悼会时,发现国旗下盖着的人,并不是自己熟悉的轮廓,而是用木头拼凑出来的遗体。

原来丈夫在试飞任务中发生事故,最后尸骨无存,而这样的英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比比皆是。

据了解,从我党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整整28年里,共有2100多万的英雄为革命的胜利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但目前可以查到姓名的却只有370万,剩下的那1730万人无从查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战争已经远去,但是英魂却还在,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些将国旗染红的烈士,也不会忘记他们为和平付出的代价。

现在还有一些人,在守护着他们长眠的那片土地,还有更多的人,在做着各种努力,希望这些英魂能拥有自己的姓名,荣归故里。

守墓人

你能为一件事坚持多久?一辈子可以吗?如果这件事中的人和你素未谋面,从不相识呢?

但就是有人可以为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守护一片土地,坚持了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人名叫姜能山,是湖北黄冈市红安县熊家咀村的老党员,他的父亲就是红军,但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父亲就已经牺牲了。

自从他懂事后,那片埋有红军英魂的地方就是他最想守护的地方。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中国第一将军县”,黄麻起义的第一枪在这里。

57位开国上将,6位都是红安县人,而这里曾经有14万英雄儿女作为红军中的一员参与了我国的革命,并且牺牲了生命。

1931年,鄂豫皖地区战况激烈,死伤无数,为了能让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熊家咀设立了一所战地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第二年,红四方面军西征,那些伤势过重的伤员因为无法随部队一起转移而被留了下来,在这批伤员中,有73位重伤红军被永远留在了这里,没有盼到归队的那天。

和现在熊家咀整洁有序的烈士陵园不同,这里曾经一片狼藉。

在姜能山的记忆中,当年红军牺牲后,乡亲们将他们埋葬后,其实在每个红军的坟前立了一块木牌,有名有姓。

只可惜后来因为时局动荡,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恶意破坏红军的烈士陵墓,导致很多刻有姓名的木牌被毁,乡亲们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勉强记得几位红军的名字。

姜能山和这片英魂土地的缘分开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那时候的姜能山看着那片被破坏的烈士陵园十分心痛,他就是红军的孩子,从小也听着英雄们的故事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忍心看着这些为我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长眠在这样破败的地方,他便开始自己动手整理烈士陵园,但这一路并不顺利。

本来为烈士陵园种了20棵松树,想让陵园看起来更庄严好看,但这些松树只长大了6棵,其他要么被偷,要么被伐。

烈士陵墓旁有一块水塘,而这里的土壤比较利于种茶叶,这就让有些人动了歪心思,想要偷偷地将烈士们的坟墓挖开,种茶叶。

还好被姜能山发现,及时跑来阻止并说道,“当时挺后怕的,我赶到的时候,他们锄头、铁锹都准备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想到当时的情景,姜能山还是抑制不住地愤怒,“他们是为你们死的,你们现在为了钱竟然就要挖他们的坟,你们不能这样。”

除了守护,他也没有忘记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清明节、春节、霜降……姜能山总要准备好酒好菜,来到烈士陵园,给烈士们敬上,再陪他们唠唠知心嗑,讲讲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即便是大风雪,也不曾停止。

对于姜能山的做法,很多村民都不能理解,毕竟这些坟墓已经年代久远,姓名都无从考证,为什么姜能山还要这样坚持做呢?

对此姜能山的想法就很简单,他认为,烈士们是为了迎接和平才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现在日子好了,和平年代等来了,就更不能忘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好好守着这片烈士园林,万一要是有烈士家属找来这里,起码看到的是欣慰,同时也能有地方祭拜。

久而久之,姜能山的行为也感染到了身边的人,周围的村民都开始动员起来,要么花钱整修烈士们的坟墓,要么就负责查找这些红军的姓名,帮助他们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一位烈士的家属被找到了,而且他的孙子还是这片土地的女婿。

“那是我爷爷”

1994年,姜家岗人程如松带着准备了很久的礼物,去看望远嫁到河南新县的女儿,女婿高定新一家也是从很早开始就准备了好菜来招待这位远方来的贵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途跋涉后,程如松终于见到了女儿,也见到了女婿一家,大家热热闹闹吃了个饭。

席间女婿还神秘兮兮地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瓶好酒,故意压低声音对岳父说道:“爸,今天喝点吧?平时她管得可严着呢,今天您来了,咱们爷俩喝点吧。”’

岳父看着面前的女婿,真是越看越爱,便一口答应下来,酒过三巡后,程如松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

不仅聊到了那位义务守护烈士陵园的姜老汉,还聊到了那片烈士陵园,更聊到了那位名叫高德福的烈士。

高德福烈士是在那片烈士陵墓中,唯一几个有名字的红军烈士,所以颇具代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以为只是翁婿之间的闲唠家常,没想到当女婿听到高德福名字的时候,突然站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说道:“爸,你再说一遍,真的叫高德福吗?您确定真的叫高德福吗?”

女婿的变化,让程如松的酒都醒了一半,他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我确定啊,我去看过,就叫高德福。”

“那是我爷爷。”女婿的眼睛已经泛红,泪水在眼圈里打转,这个名字他从小就听长辈们提起。

他知道爷爷是红军,爷爷是英雄,但家里人也一直都没有打听到关于爷爷的消息。

谁知道,岳父的到来,竟然让他们意外得知了爷爷在哪儿,这样的消息让高定新激动不已,转头便跑到里屋,边跑边喊:“奶奶,爷爷找到了,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程如松就看到,高定新从里面的卧室搀扶出来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一番交流下才知道,这位老人名叫伍汉清,是烈士高德福的嫂子,老人也开始慢慢地讲述起那段已经被尘封了太久的往事。

1929年,红军到县里征兵,高德福动了想要参军报国的心,当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权衡利弊后,他还是打算投身国家,所以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了。

高德福身材魁梧,个子威猛高大,参军当然不成问题,报名之后直接就被悬赏了,不日就可以成为红军跟随部队去作战。

临分别的那天,天还没有亮,为了不让孩子们经历分别,高德福打算趁着天黑,孩子们还在睡觉时就动身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害怕父亲离开的孩子们竟然一夜没睡,就那样傻傻地盯着父亲,生怕一不留神父亲就离开了。

孩子们的哭闹高德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便狠心推开了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眼里噙满了泪水。

伍汉清作为嫂子,其实在知道弟弟要参军后就默默地做好了新鞋,准备在他离家的时候送给他。

但高德福因为孩子的事,离开的步伐非常匆忙,都没来得及和家里人好好地道别,伍汉清也是在后面追了很久,才把新鞋塞到他手里,并嘱咐他好好照顾自己,但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高德福的哥哥高德焱,也就是伍汉清的丈夫,高定新的亲爷爷,曾经在听说弟弟受伤在红安县养伤时,就带着几个村民到红安县找过弟弟,想接他回家安心养伤。

但到地方后四处打听,却没有了弟弟的消息,很多年里,高德焱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弟弟,但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明明是自己的亲人,却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对于高德福的家人来说,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块心结。

没想到千里之外的岳父来看女儿时,酒后无意的一句话竟然成了他们找到亲人的关键线索。

他们只是在守护这片土地

几天后,高家同程如松一同动身来到了红安县姜家岗,找到了那位守墓人姜能山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他也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行动本来多有不便,但当听到是高德福的家里人找过来了,还是非常高兴。

只见姜能山用尽全身力气艰难地站起来,握着高家人的手说道:“你们可算来了,走,我带你们去,快走。”

这么多年了,这些英魂终于等到了亲人的团聚,姜能山替他们高兴啊。

没走多久,高家人就来到了那片红军烈士陵园,高德福的墓碑就这样静静地立在那里,坟墓也被打理得很干净,这个林园也被收拾得很肃穆。

高家奶奶伍汉清缓缓地跪在高德福的墓前,轻轻地擦拭着墓碑上他的名字,眼泪就像是断了的线,喷涌而出:“弟弟,你哥哥真的找了你一辈子啊,你怎么跑到这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定新没有见过这位红军爷爷,但看着墓碑,也红了眼眶。

在祭拜完高德福爷爷后,高家人给每位烈士都敬了酒,表达了敬意,随后便在包里拿出了2000元钱,感谢姜能山这些年日复一日的付出。

然而却被姜能山拒绝了,他最想收到的礼物收到了,最想看到的一幕看到了,此时的他已经没有更多的要求了。

再后来,另外一位红军烈士黄民进的家里人也找到了这里,并且和村民们抱头痛哭。

就这样这片红军烈士园中唯一两个有姓名的烈士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但其他的烈士要想再找到家里人恐怕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片关于守护,关于英雄的故事却传播了出去,那个兢兢业业的守墓人姜能山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大家都在被他的坚持和执着打动着。

越来越多人了解那里后,当地政府也对这片红军陵墓进行了重点修缮,现在的红军陵墓不仅有着气派的大门,还有着围墙和四季常青的松柏,这下姜老就不用担心松树再被偷了。

结语:

大家都说,人的死亡有两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一次是社会死亡。

生理上是人身体死亡,而社会死亡,指的是被遗忘。

所以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并不能将一些人一些事在我们记忆里抹除,所以只要铭记历史,那这些曾经为了如今的和平付出生命的他们就可以在我们的记忆中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