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云雾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在庐山举行 我省已为12个通航机场或直升机机场提供气象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首届“中国云雾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在庐山举行 我省已为12个通航机场或直升机机场提供气象服务

百米空中,这样的场景正在上演:无人机载着汉堡、咖啡飞向大学,让快递“从天而降”;无人机携带设备为高层建筑灭火;游客坐着直升机在城市上空兜风……这些货行于空、人飞于天,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都已逐步成为现实,且都指向一个业态——低空经济。

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低空飞行的安全问题离不开气象部门对天气进行精准预测、监测的“保驾护航”。在6月14日至15日,于江西庐山举办的首届“中国云雾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气象部门、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江西云雾及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企业的领导和特邀嘉宾共聚一堂,分享经验做法并就相关气象需求建言献策,不断擦亮低空经济与气象的火花。

气象条件是影响低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天气原因导致的飞行事故是世界性难题。”研讨会上,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丁邦昕分享了这样一个数据,令在场不少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暗暗心惊:在国际上以往发生的飞行事故中,有10%由气象原因直接导致;在飞行员差错原因导致的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也与气象因素有关。

“低空大气在对流层底层,是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大气层。容易出现暴雨、雷暴、低能见度、大风、低温雨雪冰冻等多种对低空飞行有严重影响的气象条件。”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龙余良介绍道,气象条件是影响低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低空经济中的航空活动,包括通航、无人机飞行等,都极大地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而低空飞行安全是保障低空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实现强天气变化的密切监测、精确预报和飞行危险天气的及时预警,能有效保障通用航空安全、有序地运行。

实际上,气象服务为低空飞行“保驾护航”的案例早已悄然出现在大家视野。在2024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上,由2400架无人机组成的队伍在空中编队、悬停,漫天流光溢彩,引发数千万次“围观”。其背后便离不开气象服务——针对烟花晚会天气,南昌市气象台提前半个月制作气候背景分析,提前10天每天制作一期气象服务专报。

除安全保障外,龙余良还提到,利用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技术,机场和通航企业能充分抓住对飞行有利气象条件窗口提高飞行效率,延长飞行时间,助推低空经济活动提高效率。

“通过预测风向和风速,可以优化飞行器的飞行路线和作业计划,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在旅游观光飞行中,了解天气状况还可以帮助运营商给游客提供更优质的飞行体验。”现场,对于气象服务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大淼期待满满。

我省气象部门已服务保障12个通航机场或直升机机场

人工影响天气是低空经济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走进鄱湖之畔的庐山市气象局,“国家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的标识和各种人工影响天气的先进设备引人注目。

据介绍,庐山是中国云雾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祥地,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和开放式试验平台,在云雾模拟、预测、人工增雨试验、消雾技术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庐山云雾基地核心站,庐山市气象局所在地分布有10台先进的云雾物理观测设备,以及1959年建站以来长期、连续的观测资料。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云雾条件和山上、山下联合观测的优势,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为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强的科技支撑。

发展低空经济,江西积极响应,成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之一;而气象服务低空经济,江西也不甘人后——气象部门创新建立通航气象服务“六有”业务体系,建成国内首个“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台”,承担全省通用航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负责提供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等关键时期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保障。

龙余良介绍,截至目前,江西省气象部门已服务保障12个通航机场或直升机机场,54个通航飞行企业。为弥补在低空观测上的不足,2024年气象部门在全省通航机场及航线附近等地,布设了12部风廓线雷达、2部毫米波云雷达、75部能见度观测设施,助力低空经济“起飞”。

据悉,此次学术研讨会围绕云雾观测技术方法、人工影响云雾试验、暖云增雨技术研发、低空应用场景开发、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并举行了江西省奇象气候生态价值实现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江西省气象部门将充分运用此次研讨会的成果,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真正把观测系统、业务平台、算法体系搞扎实,努力将江西打造成低空经济气象服务策源地。”江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敏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的云雾物理观测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庐山市气象局的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围绕低空经济与气象服务进行学术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围绕低空经济与气象服务进行学术报告

文/图 皮婉婷、本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主任:周艳华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