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考结束后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的高三学子,又迎来了毕业的特殊一课——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救护是保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如心肺复苏在‘黄金四分钟’内开始救治,存活率可达50%……”天山学校的体育馆内,上海市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的老师们正结合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应急急救要点,讲解现场救护的重要意义。一旁的参训学生神情专注,认真聆听这“干货满满”的生命一课。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提前在“沪上急救”微信小程序上完成了4课时的线上学习,并且取得了80分以上的学分。初步了解了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概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气道异物梗阻以及创伤救护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理论知识熟记在心以外,动作实操演练也是重要的一步。“进行心肺复苏时,我们要快速冷静地跪坐在患者一侧,双手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在红十字会讲师详细的动作指导下,天山学子认真学习、反复练习,掌握了心肺复苏、AED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创伤急救等急救技能。最终,140多位参训学生都成功通过了考核,获得了“红十字会救护员(初级)”电子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急救培训后,同学们纷纷感慨“危机时刻掌握生命救护技能真的太重要了!”“交通事故、突发疾病、自然灾害,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而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今天我们所学的急救方法都非常实用,未来如果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相信我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天山学子们说道。

一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激发了他们主动施救的社会责任感,还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表示:“这是除高中毕业证书外的第二本证书,衷心祝福我们的毕业生能带着这份天山学子的特质,走向更广阔的天空,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

撰稿:何郁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