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冬病夏治”?

《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在夏季伏天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贴敷药物温通经络,补益阳气,增强人体抗邪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目的。

“三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伏天有三伏,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传统的推算方法是:

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为初伏(头伏)的第一天;

夏至以后的第4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

立秋以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在中医看来这是个养阳驱寒,防未病、治已病最好的时期。此时采用针灸、穴位贴敷或中药内服等方式补阳驱寒,可增加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代表性疗法,最早记载于清代名医张璐所著的《张氏医通》。后世医家不断改进,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天灸疗法”相结合, 在夏季三伏天施行穴位贴敷用以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病证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我院是信阳地区率先开展“三伏贴”的中医医院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群众口碑。

“三伏贴”适应病症

1、内科系统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平素易感冒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虚寒体质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腹痛、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贴敷科室:内科、内二科、急诊科等。

2.骨关节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疼痛、颈肩腰腿痛等。贴敷科室:康复科等。

3.儿科系统疾病: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厌食、食积、便秘、疳积、呕吐、腹泻等虚寒性脾胃病;小儿遗尿、汗证、生长发育迟缓者。贴敷科室:儿科。

4.妇科系统疾病:如月经类病、盆腔炎、宫寒不孕、手足不温等妇科杂病。贴敷科室:妇科。

5.产后类病:如血虚受寒导致的产后头痛、身痛、腰痛、足跟痛、恶风、怕冷、产后风等。贴敷科室:产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贴”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体质壮实、内火旺盛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4、孕妇、结核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禁用,女性经期慎用。

“三伏贴”注意事项

1.敷贴24小时内贴敷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不宜过度活动,避免出汗,避免暴晒、冷水洗浴、空调直吹。

2.贴敷时间一般为2-4小时,具体以医嘱为准。贴敷过程中未达到贴敷时间即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灼热症状,应立即去除贴敷膏药。

3.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发热属正常反应。若局部皮肤发红、搔痒、皮疹,轻者可揭去敷贴,清水冲洗,避免搔抓;重者需到医院就诊。

4.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5.儿科患者无法正确表达贴敷部位感受,家长需密切观察。

“三伏贴”贴敷时间

头伏:2024.07.15-2024.07.24

中伏:2024.07.25-2024.08.03

中伏加强:2024.08.04-2024.08.13

末伏:2024.08.14-2024.08.23

“三伏贴”贴敷地点及联系方式

内 科:解放路院区住院部2楼 0376-6191091

急诊科:解放路院区门诊楼1楼 0376-6233660

内二科:解放路院区门诊楼4楼 152-3670-0793

康复科:民权路院区门诊楼2楼 135-2607-5936

儿 科:解放路院区门诊楼3楼 0376-6191081

妇 科:解放路院区住院部6楼 0376-6193127

产 科:解放路院区门诊楼2楼 0376-61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