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在中阳楼街道方泰苑东社区调研指导医养结合工作, 观摩健康小屋运行情况。 记者 王益炜 摄

6月13日,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深入孝义市、汾阳市就卫健领域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造福吕梁老区人民。吕梁市领导任忠、田安平参加。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孝义市崇德学校作为学生脊柱侧弯筛查监测点,运用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开展无接触、无辐射、高效率测量,并根据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程度,制定个性化矫正措施,形成了“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孝义市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坚持医、托、育、教融合,按照“1+N”(1个集中托育机构+点状分布的妈咪小屋、育婴室等)运营模式,为0-3岁婴幼儿提供精细化照护服务。汾阳市阳光启智托养中心是一家民办非营利性服务机构,主要为残疾儿童、成年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和积极乐观的健康人格。孙大军深入崇德学校、托育机构、托养中心调研建设运行状况,了解儿童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婴幼儿托育服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等情况,强调要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保证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促进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要扎实做好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科学评估、及时干预,保障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依托妇幼保健中心建设公办托育机构,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着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托育和早教服务需求。要完善特殊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康复训练、心理健康关爱等服务,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年吕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吕梁市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医为主、拓展养老,以养为主、医疗介入,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养结合模式,着力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去年7月,吕梁市启动实施智慧助医项目,实现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覆盖,以辅助诊断、智能语音外呼、运行监管三大业务系统为支撑,推动医疗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孙大军深入孝义市中阳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方泰东社区,汾阳市南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贾家庄镇北廓村卫生室,调研医养结合、互联网+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情况,了解健康小屋、智慧助医运行情况,强调养老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作,要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势,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吸纳卫校毕业生和吕梁山护工就业,开展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持续优化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切实让老年人有“医靠”。要深入实施智慧助医项目,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更多便民惠民就医场景,让基层医疗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优质、可感可及。

为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今年1月1日起,吕梁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向患者免收门诊挂号费,并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截至目前累计为患者减免费用3200余万元。孙大军走进汾阳医院,深入了解百年发展历史和医疗人才工作情况,实地调研免挂号费及“一号管三天”服务运行情况,强调要坚持“引育留用”并举,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水平,增加出诊医师、门诊号源,更好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城市健康客厅是吕梁市打造的集科普宣传、便民服务、健康体检、亲子阅读、母婴服务、急救救助、急救培训、志愿者服务实践、献血服务于一体的惠民项目,目前已有11个县市区完成建设。孙大军深入汾阳市城市健康客厅,实地察看建设运行情况,强调城市健康客厅是开展健康服务、健康宣教、社会公益的综合性平台,要建设好、运营好,拓展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等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

调研中,孙大军强调,卫生健康事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吕梁市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县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能力提升,科技赋能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全力办好卫健领域民生实事,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优化提升托育养老服务供给,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编: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