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普京联盟”成立在2022年,成员之一有美国,当之无愧“乌克兰最大支持者”,峰会在瑞士召开的6月,拜登没有出席,副总统哈里斯也提前离开会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撑腰者”不在,泽连斯基的大胆发言,终究还是没能刹住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签,声明不被认同

9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3国未在声明上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惨淡出在规模,泽连斯基可以将就,部分国家却恪守清醒,成分暗淡的会议想达成完全一致,很难。

若诚心解决问题,当事国俄罗斯理应在场,带头的缺席,印度最终决定只派出级别较低的外交官,阴影在此蒙上,美西方的“政治秀”却没怎么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对俄罗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侵略实施新的制裁”,哈里斯的威胁听的清晰,将将解散国民议会的马克龙也刷存在感,称“和平绝对不意味着要乌克兰投降。

误会大了,普京6月14日提出的停火条件,可没有要乌克兰投降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非常乐意与乌克兰谈判,前提是乌克兰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个地区全面撤军,停火会在撤军后立即执行,然后双方就可以开始谈判了。

行为也算真诚,可惜乌方看来,普京所提根本不是真正的和平建议,当下情况,乌克兰不可能与俄罗斯就结束冲突达成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当事方,美国和北约也想插一脚,奥斯汀直接说普京无权提出停火条件,斯托尔滕贝格断言条件没有诚意。

错误理解从多方释放,克里姆林宫却像预料到了一般,再度回应“这不是警告,也不是最后通牒”。

和平谈判的最好时机应在2022年,彼时的泽连斯基拒绝谈判,战火就此蔓延,条件基于现实,真的要让情况进一步恶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之言在峰会召开时间成了重点讨论内容,与会的土耳其外长随时准备接受莫斯科和基辅之间新的和平谈判,沙特方面也称和平进程需要俄罗斯的参与。

清醒之言有,联合公报想全部通过,也就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席,有别的事要忙

92个正式与会国家和地区,13个没有签署最终的联合公报,上面的呼吁,向普京提了三点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扎波罗热在内的核电站和设施,必须在乌克兰的完全主权控制下,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原则和监督,安全可靠地运行;对港口和航线上商船的袭击、对民用港口及其基础设施的袭击是不可接受的;所有战俘都要释放。

联合声明有未签字者,这一点,泽连斯基的心中应该有些预兆,毕竟一场峰会,人都没有出席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先收到瑞士邀请的将近有160个国家和地区,打折扣之外,巴西、梵蒂冈虽然参加了,打着的也只是观察员的身份,定义的“高级别会议”在二、三级代表早就“降了规格”,几位代表的提前离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折了”泽连斯基的面子。

哈里斯在峰会现场停留不到24小时,急急忙忙就飞去了华盛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朔尔茨也缩短了在瑞士逗留时间,16日上午就回了柏林,欧洲议会的结果对德国来说,算“一记暴击”,匆忙回去开会,议题正是“欧洲大选的糟糕结果”。

岸田文雄也没在瑞士待到最后,会议呆了甚至不到三个小时就返回了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上多次谈起和平的泽连斯基还是高兴的,不算完美的会议,在他看来依旧“取得了成功,创造了历史”,事实是,这次会议更像“西方的回音室”,不是谈判,更像自我意识的灌输,希望与会者能够接受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双方必须共同参与,这个原因未被满足,恰成中方不参加的理由。
瑞士邀请了中国,我方却在5月底确认不会参加,重视瑞士举办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是真,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也是基本,满足不了条件,就难以为恢复和平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谈论这一次,作用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场一直坚定,不针对峰会,不针对俄乌任何一方,所有的考量,都落在清醒之上,中方不希望制造阵营对抗的平台,不参会也不能代表什么,双方既已分别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已有疲态,机会需要抓住,促和之心更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