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召开,会议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京出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京致辞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探明了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获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沉船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确了沉船时代和保存现状,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订和总结了多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

会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介绍,第三阶段最重要的考古调查发现是,在一件红绿彩碗上发现“丙寅年造”的纪年款。丙寅年是正德元年1506年,此发现证实了前期考古调查队对于一号沉船属于明朝正德时期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作考古调查工作进展汇报

经考古调查确认,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的堆积,长约37、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环形区和条形区遗物数量少且分布较为零散。船体位于遗址核心区,上部结构不存,残存部分大多被掩埋覆盖,仅在部分位置暴露出隔舱板、底板等,可见10个以上分舱,发现2处疑似桅座结构。

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瓷器、铜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0万件。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珐华和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散落区可见陶瓷器、螺壳和零星原木等。三个阶段考古调查从二号沉船遗址共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在会上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长基线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导航和位置标注的精度;使用潜载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对沉船遗址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使用潜载抽泥、吹泥装置对计划提取的文物和部分重要区域进行了抽泥、吹泥作业;使用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作考古调查技术应用汇报

会议强调,要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建设,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王忠云作遗址保护与管理汇报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加强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协作,践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共识,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后续的考古、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博物院研究馆员栗建安进行专家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崔勇进行专家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鹰进行专家点评

与会专家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成果进行点评,媒体代表于会上提问,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答复。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负责同志及海南省旅游与文化广电体育厅、多家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代表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对媒体代表提问进行答复

此次深海考古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对于我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