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为期3天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多元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立足智慧城轨创新实践,吸引了一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发展成果集中亮相。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企业,格灵深瞳(688207)会上展出的4款轨交运维智能化产品,其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备受关注。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高速发展,从规模建设走向智慧化运营,城轨基础设施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成为行业共识。随着5G突破距离的限制,AI突破能力瓶颈,新技术的发展将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以轨道运维领域为例,在传统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中,人工巡检效率低下,准确性受限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且受恶劣天气和复杂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巡检难度和安全风险。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轨交运维智能化管理,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格灵深瞳针对行业痛点,运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了深瞳列车巡检机器人、深瞳轨道巡检机器人、深瞳列车360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深瞳Deep3D算法引擎4款轨交运维智能化产品,已开始陆续为行业赋能。

展会现场,4款产品分别展示了核心功能和独特价值,参会者通过直观体验,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为轨道交通运维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深瞳列车巡检机器人是专门针对列车车身进行智能化检测的一款产品。结合全向移动底盘和六自由度机械臂,搭载高精度立体视觉相机,可替代人工轻松实现车底和车侧的全面检测。该产品覆盖了40余种故障检测类型以及超过18000个检测项点,可有效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和准时发车。同时,机器人的检修数据可实时上传反馈至中央监控系统,大幅提升了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检修效率,为及时消除列车安全隐患提供了保障。该产品在西北地区某铁路集团的动车段被应用于动车组的日常一级检修工作。

深瞳轨道巡检机器人,能够在轨道上自主行走,利用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识别系统,对轨道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测,自动识别钢轨缺陷、磨耗、线路几何尺寸等关键参数。通过对轨道数据的实时检测、数据挖掘、综合分析等,掌握轨道病害的变化趋势、发展规律,可提早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该款机器人大幅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深瞳列车360动态图像检测系统通过自动化图像采集和分析,实现列车360度可视部位的全方位检测,及时识别车体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机制,将报警信息和相关图像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运营人员可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据介绍,深瞳列车360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已在华东某地铁线路中落地应用。经过客户的长期测试验证,系统上线以来,经历十余次真实故障测试,合计500余个真实故障考察,真实故障整体检出率可达93.5%,误报率低于0.25%,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目前已形成人机共检作业流程,将传统的人工单日巡检改为8日巡检,做到提质增效,保证安全。

此外,针对系统化产品的算法模型自动升级,公司还研制了深瞳Deep3D算法引擎,支持在非专业人员操作下的自动升级功能,通过使用人员的简单标注,即可完成算法模型的自主升级和部署工作,提升轨交运维场景故障识别的准确性。

据悉,针对轨交运维的4款产品公司正积极推进更深入广泛的商业化落地,后续仍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迭代,推动产品持续优化升级。

在AI行业越发重视场景化落地的发展趋势下,格灵深瞳始终坚持“技术为先、产品为王、场景为道”的发展理念致力于让AI造福人类。未来公司仍将在技术和产品上寻求突破,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更广泛的商业应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