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刘智妍 王浩峰 实习记者 郑子怡

又到一年“6·18”,各电商平台早在5月下旬就开始了各种形式促销,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快递包裹流入市场。而随着正常包裹一起流通的,还有部分特殊的“空包裹”。5月28日,郑州市民张女士就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这份重量仅为0.05kg的包裹并不是自己和亲戚朋友买的商品,而且也没有送到她的手中。

“来路不明”的包裹

“我最近没有用这个地址买过东西,以为是朋友寄错了。”张女士告诉大象新闻·大象帮,她5月28日打开手机,发现有一条新物流信息,收货地址是她不再居住的一处住所。在张女士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当天下午7点左右,该快递状态变更为“代签收”,备注“朋友,自提点”。

物流信息显示,该物品体积17*12*10cm,仅重0.05kg。张女士感到疑惑,拨打快递员电话后对方称这是个“空包裹”,已经代她处理了。快递员告诉张女士,包裹里只有一张广告彩页,属于“空包裹”。随着各网购平台“6·18”第一批商品开售,这种混杂在普通包裹中的“空包裹”非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个人信息肯定泄露了。”张女士查看了快递信息,寄件方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名称是“拓茗生活”。张女士表示不认识寄件方,也未在名为“拓茗生活”的网店里购物,而对方如何获得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就不得而知了。

寄件方是谁?又如何获得张女士个人信息?记者尝试拨打寄件方电话,发现是空号,在各网购平台也没有找到名为“拓茗生活”的店铺。派送这份包裹的快递员告诉记者,只要在网购平台上留有地址,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这份包裹可能就是张女士信息泄露后发出的。

至于如何鉴别“空包裹”,快递员解释说,“空包裹”通常物品标注与实际内容不符。由于这些快递大多从同一地点发出,使用相同包装,因此快递员拨打一两个收件人的电话,确认是“空包裹”后会统一处理。

“空包裹”是用来做什么的?

发件人不明,包裹里也没有产品,这些从同一地点发出又包装相同的“空包裹”,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人来人往的快递站点,一位快递员向记者展示了一直放在自己快递车角落的文件袋,袋上信息写明商品是一部手机,但记者触摸后发现里面似乎只装有一张纸。“买的是手机,但实际寄的是广告彩页,可能是刷单用的。”快递员说这份快递的收件人就是为网店刷单增加销量的“刷客”,接到电话时便表示不要。但快递员仍会将这个包裹保存三个月,拍照留证,避免直接丢弃惹上麻烦。

“不一定是刷单。”另一个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则表示,“空包裹”有可能是商家为了避免平台的流量惩罚发出的。当顾客下单,店家当天发不出货时,就先发个空包。“当天不发货的话,有的平台会给店家扣分,会影响店铺流量。”

记者走访的部分快递站点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刷单用的“空包裹”很多,网店雇佣“刷客”进行虚假交易并获取虚假好评。一位惠济区快递站点负责人说:“要么是刷单,要么是避免平台流量惩罚,要么是诈骗,无非这三种情况。”最近出现的广告页“空包裹”与之前不同,收件人不一定是“刷客”。这类“空包裹”内含的广告页会引导收件人扫码,二维码可能跳转向诈骗链接。

警方:收到广告页“空包裹”要小心

“如果收到装广告页的‘空包裹’,千万不要扫码。”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反诈大队民警李敏说,这种广告页“空包裹”去年开始出现,张女士在“6·18”期间收到的“空包裹”可能与诈骗相关。

1月26日,李敏在自己的视频号“敏敏警官”中就曾发视频强调,这是一种新型骗术。一份不知来路的包裹内只有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广告页,有时附赠小礼品,以抽奖等形式吸引收件人扫码加群或点击链接。收件人一旦扫码,就“中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认为,类似“空包裹”的出现与快递行业的漏洞不无关系。2018年,交通运输部公布实施了《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管理办法》,要求寄递企业执行实名收寄,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但显然,张女士收到的“空包裹”在发出时未能落实发件人实名的要求,快递员也并未检视内件。

另一方面,个人信息泄露也为“空包裹”提供了最终落点。据了解,2020年11月,圆通因内部员工与外部勾结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一事被上海市网信办约谈,责令要求其加快建立运单数据管理制度。但记者搜索后发现,快递单号买卖平台依旧存在。

在快递单号买卖网站页面,可选的收发货地涵盖全国各省,快递类型多样,标价为0.6元一单。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网站客服,客服回复:“所有单号都是真实物流信息,十分安全。”

李敏说,个人信息泄露,收到有诈骗性质“空包裹”的可能性有很多,但她提醒:“只要做到,不明链接不点击、扫码,不从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APP,就能杜绝几乎80%的诈骗。”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

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求助

你的“急难愁盼”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和相关部门一起为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