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药闻Top3

1、贵州省卫健委“一把手”被查

6月11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贵州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杨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当地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杨慧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一周前,6月3日、4日,她以省卫健委党组书记的身份到广东珠海、中山、佛山、广州四地考察,并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了黔粤两地的医疗资源交流情况。

公开简历显示,杨慧,女,苗族,中共党员,1973年6月生,籍贯、出生地贵州毕节,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文学学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她曾任《贵州人口报》社助理记者,贵州省人口信息中心记者,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5年,杨慧调任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2018年回到贵州省卫计委,任党组成员、副主任,当年11月任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2020年2月,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工作组从贵州省疾控中心出发驰援武汉,杨慧担任贵州援鄂医疗队武汉总领队。2020年8月任省卫健委党组书记,至此番任上被查。

2、离任一年后,原陕西省卫健委主任刘宝琴被查

6月13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官网消息,原陕西省卫健委主任刘宝琴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61岁的刘宝琴(1963年1月生)是陕西省蒲城人,2000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研究生文化程度。曾任蒲城县总工会副主席、大荔县副县长、渭南市副市长等职。2013年2月,刘宝琴任陕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同年11月任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并明确为正厅长级。2017年,刘宝琴出任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并于2018年机构改革后任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2023年3月,陕西省政府发布消息称,决定聘任刘宝琴为陕西省政府参事。

3、韩国医疗界决定全面罢工,韩国政府:将严正应对

据央视新闻,为应对韩国医疗界定于本月18日举行的全面罢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当地时间16日在主持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会议时宣布,政府将于17日启动应急方案,针对重症疾病患者实行应急轮流值班制,以减小医疗空缺造成的负面影响。首都圈、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四个地区的医疗机构将制定排班计划,确保各地区每天至少有一家机构值班,负责急诊救治工作。

6月9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最大医生团体大韩医师协会宣布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全面罢工并举行集会。医协表示,医协4日至7日就如何应对医学院扩招计划举行全体投票,结果显示,90.6%的投票者支持以强硬态度反对扩招计划,73.5%支持采取停诊等集体行动。因此,医协决定于18日全面罢工并举行集会。大韩医师协会会长林贤泽说,扩招计划将摧毁韩国医疗体系。

2024年2月以来,因为不满韩国政府推行的医学院扩招等医改举措,韩国年轻的实习及住院医生群体展开集体罢工,坚持要求政府撤回扩招政策,约1.2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递交辞呈、罢诊离岗,造成诊疗混乱,韩国医政风波此后持续发酵。

02、药企动态

1、上海医药(601607)连砍7个创新药管线

6月8日,上海医药公告称,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基于对研发项目未来市场价值、业务协同以及后续开发投入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决定终止B001、B001-A、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一线治疗)以及I022-K四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截至目前,这四个研发项目的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1亿元。

此前5月1日,上海医药公告称,决定终止I010项目、B002项目、B003项目三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I010项目及B002项目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B003项目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前述三个临床项目的研发投入累计约3.22亿元。

点评:目前,上海医药在研新药管线数量超60个,其中已有三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三个1类新药提交上市申请并有两个获得受理。作为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医药主营业务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一季度,其营利实现小幅度增长,期内营收约701.53亿元,同比增加5.93%;归母净利润约15.42亿元,同比增加1.62%。

2、康为世纪投5亿项目延期一年投产

6月10日,康为世纪公告称,拟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的“医疗器械及生物检测试剂产业化项目”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由2024年6月30日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本次延期仅涉及项目进度的变化,未改变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等,不会对募投项目的实施造成实质性影响。公告显示,康为世纪上述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拟使用募资4.87亿元。截至2024年5月31日,上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55亿元,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72.86%。

点评:康为世纪于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2023年公司营收达1.71亿元,同比下降67.15%;净利润亏损8440.95万元,同比下降153%。

3、同仁堂(600085)港版安宫牛黄丸涨价20%,飙升至超1200港元1粒

6月11日,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为1280港元,6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为7680港元。此前每粒港版安宫牛黄丸售价为1060港元,本次涨价幅度超过20%。

同仁堂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港版安宫牛黄由同仁堂旗下港股控股子公司同仁堂国药生产,销售主要面向海外客群。对于涨价原因,同仁堂董秘办表示,一方面和原材料上涨有关,另一方面与下游需求稳中有增有关。

点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珍珠、黄连等名贵药材,在坊间被称为“急救神药”。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历经多次提价。最近一次涨价是2021年12月,官方价格上涨至目前的零售价格,860元一粒。几次涨价的原因均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据国家药监局查询显示,目前有126家公司获批可生产安宫牛黄丸,包括同仁堂、广誉远(600771)、片仔癀(600436)、佛慈制药(002644)、和黄、太极集团(600129)、哈药、三九、津药达仁堂等众多药企。

4、美国对华生物安全法案落地受阻,药明康德(603259)暂时上岸

6月11日,美国众议院就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进行辩论。消息称,备受关注的美国《生物安全法案》HR8333提案,在纳入《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的立法过程中意外受阻。

对此,药明康德在2023年股东大会现场回应称:关于将《生物安全法案》加入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因此《生物安全法案》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公司将继续密切观察相关的立法进展。

点评:自2024年初,整个药明系及国内“CXO”板块都笼罩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阴影之中,股价多次因为该法案的进展而发生暴跌。目前,法案后续立法流程并未终止,悬顶之剑仍在。

5、拜耳全球生物技术负责人离任,相关职位也被裁撤

日前,据美国生物技术FierceBiotech网站报道,拜耳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生物技术负责人Jens Vogel博士在组织架构调整之际离任。Vogel于2020年3月加入拜耳,负责领导公司的全球综合生物技术网络,包括生物制剂开发、运营和产品供应、技术开发以及美国和欧洲工厂的战略职能。

今年1 月,拜耳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2024年的前三个月内裁撤1500多个职位,被裁撤的职位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管理职位。拜耳新任全球生物制品生产负责人Tina Self在接受Fierce Biotech采访时证实,在拜耳的重新设计中,生物技术负责人职位已不复存在。

6、18C第一股晶泰科技港股上市

6月13日,晶泰科技于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晶泰科技IPO定价为5.28港元/股,全球发售1.87亿股,募集总额约10亿港元。成为首家通过18C特专科技规则的上市公司。对于本次IPO募资,晶泰科技将75%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15%用于提升公司在国内外的商业化能力,另有10%用于运营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点评:晶泰科技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AI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研发平台。2021年至2023年,晶泰科技营收分别为6279.90万元、1.33亿元、1.74亿元。不过,晶泰科技尚未盈利。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21.37亿元、14.39亿元、19.06亿元。

7、迪嘉药业上市终止

6月12日,深交所公告显示,因迪嘉药业、保荐人撤回发行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迪嘉药业发行上市审核。

招股书显示,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供应商迪嘉药业成立于2013年,是迪沙药业集团下属子公司。迪嘉药业主要原料药产品包括洛索洛芬钠、替米沙坦、非布司他、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福多司坦等,根据下游制剂作用部位及机理,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消化道和代谢类、呼吸系统类和神经系统类产品。财务方面,2020-2022年度,迪嘉药业营收分别为30730.17万元、37366.70万元、51527.7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801.79万元、6998.74万元、11468.66万元。

点评:自从2023年6月迪嘉药业递交招股书后,因大额分红、与大股东迪沙药业关联交易和大额资金拆借,以及IPO前核心管理人员的变动等问题,迪嘉药业分别在2023年7月和11月收到两次深交所问询函。之后,该公司IPO再无进展,直至这次终止。

8、科宝制药终止IPO

6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宝制药)主板上市申请终止,原拟募集资金11.19亿元。上交所表示,因科宝制药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点评:招股书显示,科宝制药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注射用尼可地尔、注射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用曲克芦丁、杏灵分散片、注射用氨甲苯酸、注射用硫酸特布他林及盐酸奥洛他定片等。企业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4.45亿元、17亿元、19.73亿元;净利分别为1.1亿元、1.83亿元、1.74亿元。

9、金迪克下调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

6月12日,金迪克(688670.SH)公告称,结合目前市场情况并综合行业竞争格局,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自6月12日起对公司四价流感疫苗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剂型、预充式0.5ml/支)调整为88元/支,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剂型、西林瓶0.5ml/瓶)调整为85元/瓶。

点评:自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流感疫苗市场掀起降价潮。目前,包括国药集团下属三大所(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与华兰生物(002007)(002007.SZ)、科兴生物在内,国内四家头部四价流感疫苗的生产企业全部完成降价。本轮降价潮已经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疫苗厂家。

10、四环生物(000518)实控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冻结

6月12日,四环生物(000518.SZ)发布了实控人陆克平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冻结的公告。此次司法再冻结股份数量为5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5%。此次被司法再冻结的股东名称为王洪明,司法再冻结股份数量为51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35.3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5%,冻结起始日为2024年6月11日,冻结到期日为2027年6月10日,冻结申请人为江阴市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6月11日晚,四环生物同样发布了实控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冻结的公告。司法再冻结的股东依然包括王洪明,司法再冻结股份数量为3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

20.8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91%,冻结起始日为2024年6月7日,冻结到期日为2027年6月6日,冻结申请人为无锡市梁溪区人法院。

点评:陆克平为“阳光系”掌舵人,曾多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据此前媒体报道,陆克平通过近亲共计19个账户频繁增持四环生物股票,拿到四环生物控制权多年但秘而不宣。四环生物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制品、生产和销售以及绿化园林工程业务。据统计,实控人陆克平累计被司法再冻结股份包括,王洪明所持1.4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4.00%;陈建国所持0.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23%;陆克平合计持有1.6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6.23%。

03、政策聚焦

1、国家疾控局: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

6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表示,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是疾控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黑龙江、广东、海南、重庆等地已启动试点工作。

沈洪兵表示,在制度设计层面,国家疾控局把医疗质量安全作为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公共卫生医师的处方行为纳入临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试点地区严格遵守医师管理、处方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等法律法规,规范处方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过程管理,严守医疗质量红线。

04、药企投融资

1、朗信生物完成B+轮融资

6月11日,基因治疗创新公司朗信生物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联和投资等股东跟投。据悉,本次融资将进一步加速朗信生物在基因治疗创新药物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点评:朗信生物是一家基因治疗创新药物研发商,专注于基因治疗创新药物研发制造。公司目前以眼部疾病产品作为基因治疗突破点,已有多个管线产品研发及工业化技术开发基础。

2、心光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6月11日,上海心光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由海脉德创投,上海天祥实业和合力投资、上海衍禧堂、上海心光普照医疗科技等老股东合投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

点评:心光生物于2018年在复旦科技园创立,致力于推动透析技术的便利化,让全球超过三百万的尿毒症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经过3年的研发,心光生物形成了“酶+血液净化”技术平台,可以用于治疗难治型代谢病,癌症和肝肾功能的替代。

3、楷拓生物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6月12日,楷拓生物(CATUG Biotechnology)宣布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知壹投资领投,元禾控股、苏州园区科创基金跟投。资金将用于楷拓生物海外业务和全流程服务能力升级,夯实公司在核酸药物技术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

点评:楷拓生物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创新科技公司,旨在为基因细胞治疗药物和核酸药物从产品研发、质量研究、临床应用至产业化阶段提供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

4、领博生物: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

6月12日,领博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杭州天士力(600535)新赛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现有产品临床推进和新适应症心脏搭桥人工血管的研发,加速多个临床前研究进展,推动领博生物再生医学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点评:领博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生物型小口径人工血管研发商,旨在将小口径生物型人工血管技术产业化,为心脏搭桥、血液透、外周血管等疾病患者提供服务。

5、一然生物获得战略融资

6月13日,一然生物宣布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昇望基金,实现了益生菌与饲料端、养殖端、乳品产业企业的联合,双方将基于菌种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布局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点评: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益生菌、乳酸菌科研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益生菌产品应用于畜牧养殖、农业种植、食品加工、预防医学、医药保健等行业。

6、瑞龙诺赋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

6月14日,瑞龙外科完成超3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无锡国联和渶策资本共同领投。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点评:瑞龙诺赋是一家专注于微创及数字化手术的创新型医疗科技公司,由来自海内外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专家和微创外科医生在上海共同创立。在技术上,可为微创外科领域提供全新一代的机器人及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05、新药上市

1、兴盟生物抗狂犬病毒“鸡尾酒疗法”获批上市

6月12日,据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兴盟生物抗狂犬病毒“鸡尾酒疗法” 泽美洛韦玛佐瑞韦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成人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被动免疫。研究显示,该药物可抑制来自全球多物种的多种狂犬病病毒,不仅可用于成人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对狂犬病毒暴露后的动物也能产生明确的保护作用。

点评:该产品为国内首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狂犬病鸡尾酒抗体,也是苏州市今年首款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

2、礼来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获批上市,治疗严重低血糖

6月12日,据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由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申报的5.1类新药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该药是一款经过鼻喷给药的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商品名为Baqsimi),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4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