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农”、助力脱贫致富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2013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问: “现在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 ”

2014年3月,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

2017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 “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

批示字字关心,问询句句关情。总书记牵挂着老百姓脚下的路,更惦记着老百姓通往美好生活的“路”。各地区各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有农村公路管理任务的县级行政单位实现了“路长制”全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客车,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万余条,城乡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中国农村“出行难”得到历史性解决,农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们看到,产业因路更兴旺

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秀美古雅,仙资丽质,却曾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埋没于大山深处无人知晓,成为深度贫困村。“四好农村路”通到村里后,游客纷至沓来,产业遍地开花,村集体经济从零到2023年的699万元,这只深山“俊鸟”终于向外界秀出了绚丽的羽毛。放眼全国,海南的澄迈甜品、山西盂县的赋盂良品、云南的巍山乡厨、陕西的米脂小米……“四好农村路”让广大农村连通全国大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助力一大批特色产业乘势崛起、区域公用品牌名声鹊起。

我们看到,乡村因路更和美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千里公路,万种风情,连接沿线400多个村寨,串起了好看、好玩、好吃,也串起了“好文明”。强力推动沿线村庄的和美乡村建设,助力海南省逐步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这些公路是“交通线”,更是和美乡村“风景线”。河北阜平县村道让太行山路变通途,县里鼓励村民沿路办民宿、开农家乐,以积分制激发村民爱村、建村、洁村、美村的内生动力,提升村居环境,和睦邻里关系,弘扬孝善文化,村美人和,乡村旅游火出圈……千村万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美化农村公路沿线景观,提升村民素质,和美乡村处处开花。

我们看到,农民因路更富裕

当宽阔平坦的村道把湖北省英山县的村庄畅连贯通后,致富带头人闻彬军返乡创建神峰山庄,培养了万余名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带动低收入农户直接增收3.2亿元,受益农民达到7万余人。当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公路打通后,猕猴桃、黄金茶走出大山,“路在山腰绕、车在林中穿”的美丽乡村路吸引来万千游客。2023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2.5万元……道路通,腰包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落地落实。

“四好农村路”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俯瞰华夏大地,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连起城市与乡村,连起党心和民心,让农村发展,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浪潮汹涌奔腾!

(本刊编辑部)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12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