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霍斯特横空出世,荷兰经历了长时间围攻后终于绝杀波兰,在死亡之组晋级名额争夺战中抢得先机。阵型运转方式很有想法,全新中场组合分工明确,锋线人员储备令人艳羡……罗纳德-科曼的球队在战术层面颇具设计感,二流攻击手扎堆的锋线凭借丰富的套路压垮对手,反倒是大牌球星云集的后场有些令人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病潮不是问题,攻势足球正当时

伤病潮不是问题,攻势足球正当时

三名出场顺位靠前的中场全部受伤,橙衣军团以哀兵姿态开启德国之行。值得庆幸的是,经验丰富的罗纳德-科曼对于困难早有预感。从三月份对阵苏格兰和德国的友谊赛,到近期与加拿大和冰岛的热身赛,罗纳德-科曼已经找到了值得信赖的新中场组合,斯豪滕和费尔曼最终脱颖而出,两名来自荷甲的潜力股压过了名声在外的威纳尔杜姆和赫拉芬贝赫,成为了赖因德斯的搭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新中场组合已经在两个阶段的热身赛中完成了磨合,罗纳德-科曼将伤病潮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防线人才鼎盛,中前场星味不足,罗纳德-科曼首次执教荷兰时便尝试过三中卫/五后卫阵型,范加尔二进宫之后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来扬长避短。过往10次参加欧洲杯,荷兰场均打进1.67球,火力高居列强之首,攻势足球DNA深入血脉。随着布林德的迟暮,以及哈维-西蒙斯、加克波和弗林蓬等年轻攻击手的崛起,罗纳德-科曼决定带领荷兰能回到熟悉的四后卫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后卫体系中保有三中卫元素,罗纳德-科曼的设计很好地凸显了邓弗里斯、阿克和加克波等人的特点,看人下菜的效果很好。

三后卫痕迹犹存,年轻中场交学费

三后卫痕迹犹存,年轻中场交学费

弗林蓬未能首发,邓弗里斯和阿克镇守两翼,这意味着荷兰的四后卫阵型中会保有大量三中卫元素。邓弗里斯的优势在于制空和对抗,可以作为弱侧的包抄者参与阵地攻坚。为了避免这名高大边卫加入后场传导时造成混乱,科曼设计了3-5-2的出球体系,德佩和西蒙斯轮流来到右路接应邓弗里斯,加克波在场地的另一侧等待接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路带动左路,加克波如果不能进入射程,就会果断选择传中,为远点的邓弗里斯创造机会。反复进行横向拉扯,制造错位进攻机会,荷兰的进攻设计很有针对性。

开场阶段,加克波连续获得冲击球门的机会,这体现出了荷兰以右路带动左路的非对称进攻思路。波兰迅速做出反应,他们的防守队形进一步向中路收缩,通过限制德佩的背身拿球来寻求反击机会。由于阵型比较松散,两名“边翼卫”位置过于靠前,阿克和德弗赖身前空当很大,中场球员必须扩大防守面积来减轻放线的压力。斯豪滕协防右路时被对手轻松抹过,费尔曼因动作过大吃到了黄牌,就在两名年轻中场还在适应大赛氛围的阶段,波兰通过定位球先拔头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豪滕补位右路时被过,费尔曼吃到黄牌,荷兰在随后的角球防守中失分。

临场应变套路多,进球不是难题

临场应变套路多,进球不是难题

比分落后,荷兰一方面加快了比赛节奏,一方面增加了很多进攻套路。德佩在与高大中卫的对抗中比较吃力,荷兰没有因此放弃长传,而是加强了对第二落点的争夺;拉开宽度之后,还需要增加中路的进攻梯度和层次,赖因德斯频繁来到波兰两道防线的缝隙中寻找机会;阵地攻坚费时费力,反击机会就要珍惜,德佩、加克波和西蒙斯参与快攻时的分工很有讲究;加克波拉边持球时缺少支援,阿克就要突破“边中卫”的角色设定,进入前场参与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争夺第二落点,赖因德斯频繁前插,荷兰不断尝试从中路向对手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生涯曲折迂回,德佩能够不断调整打法来适应环境。阵地战节奏较慢,德佩作为中锋在对抗中比较吃亏,他的支点作用体现在快攻和反击时。

上半场通过一次强势的上抢将加克波送入射程,下半场来到肋部后送出的直传造就了韦格霍斯特的绝杀,阿克参与进攻的频次并不高,效率却十分惊人。在范加尔时代的三中卫体系里,布林德协助弗兰基-德容打理中场,邓弗里斯扮演“前锋”,阿克的任务就是为防线兜底。当阵型和组织模式发生变化之后,阿克的比赛方式也随之调整,罗纳德-科曼显然是从瓜迪奥拉打造“得分后卫”的操作中获得了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次关键传球带来了两记助攻,阿克的后插上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韦格霍斯特完成绝杀之前,罗纳德-科曼已经对锋线做出大幅度调整。费尔曼离场之后,荷兰的阵型变为4231/4141,威纳尔杜姆和赖因德斯向前支援德佩,马伦不仅负责右路的强攻,还会来到中路完成衔接和过渡任务。弗林蓬和韦格霍斯特同时出场(81'),这是荷兰发起总攻的信号。吕克-德容和文森特-扬森退出之后,韦格霍斯特成为了荷兰阵中不可替代的攻坚槌,这位勤勉的中锋将卡塔尔之旅中的高效率延续到了欧洲杯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格霍斯特完成绝杀之前,荷兰的进攻已经出现了很多变化。

用66%的控球率换来21脚射门,荷兰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机会,迟迟无法破门的主要原因就是锋线球员机会把握能力不强,最后一传不够精细,临门一脚欠缺准头,这是二流攻击手扎堆的必然结果。齐尔克泽、贝尔温和布罗贝伊此役未能登场,荷兰的进攻套路显然还没有得到全面展示,罗纳德-科曼应该为接下来的连番恶战预留了后手。

重心倒转,后防有隙

重心倒转,后防有隙

即便没有莱万多夫斯基、米利克和卡什,波兰的进攻依然让荷兰感到了压力。除了定位球防守的细节需要重新部署,荷兰在运动战中的很多防守操作也有提升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弗赖和邓弗里斯之间的缝隙需要右边锋来填补,哈维-西蒙斯和马伦完成接力跑。

德弗赖与邓弗里斯的防区成为了对手重点打击的目标,荷兰需要边锋的回防才能确保右闸安全。哈维-西蒙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但也付出了巨大的消耗,这名年轻球员在第62分钟就被马伦换下,罗纳德-科曼希望依靠边锋接力跑的方式来维持这种战术。在过往的欧预赛和热身赛期间,邓弗里斯的出场顺位始终在弗林蓬之前,两名球员的进攻方式截然不同,前者在防守中的优势较为明显,这在接下来对阵法国和奥地利时会得到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总结

首次执教荷兰时,罗纳德-科曼率队在欧国联中创造了佳绩,明确了依靠“新三剑客”实施后轮驱动的建队模式。令人遗憾的是,罗纳德-科曼在上届欧洲杯进入倒计时的阶段选择接受巴塞罗那的邀约,将已经搭建完毕的球队交给了弗兰克-德波尔。如今重返橙衣军团,罗纳德-科曼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根据现有人员特点积极研发新战术,昔日靠天赋制胜的橙衣军团如今成了“勤能补拙”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