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杭州有座青莲寺坐落在超山风景名胜区的腹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历经数百年沧桑,期间多次修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乾隆年间,国子监宋大樽等文人墨客曾游览于此,留下了众多佳作名篇。相传清朝大将军年羹尧部曾在此扎寨,现存寺院四周的石坎便是其部下将士所垒。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青莲寺的辉煌过去,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骑摩托车过来打卡的,所以沿覆盖着一层黄土碎石盘山公路上山,直至最高处的工地才停下。从环境上看,将来这里应该也会盖起“古色古香”的建筑,跟整座“隐匿”在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之间的青莲寺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视角下的寺庙,参天大树与翠竹交相辉映,偶尔有三三两两的信徒拾台阶而来,香火竟然颇盛。据说这里“二百六十五个台阶的林荫小道蜿蜒曲折,如同一条通往禅境的古道”。沿途的林木遮天蔽日,为行人带来阵阵清凉,俨然已是一处清幽雅致的避暑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环顾四周,悄然发现旁边的树林掩映处就有座青莲寺的“祖师塔陵”,青苔加身让造型更显古朴。穿过不远处的钢管围栏,往上走几步就能近距离瞻仰。当然,这种地方其实并不太适合拍照,所以我仅给它留了两张侧影,算是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原路返回时,正好碰到一对过来爬山的中年夫妻,便热情交流了几句,原来从这里再步行半个小时,就能到达超山的另一处隐秘景点——超峰,上面还有谁谁谁的题字……不过作为经验老道的旅行者,他们的话只能信一伴,所谓的“半小时行程”,对于我们来说起码得花一个多小时!所以想骗我爬山?才不上当哦!(话说这还真是经验之谈,印象最深的是固原六盘山红军小道,导游说20分钟就能到顶,结果我们边拍边爬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所以,那些装备齐全的驴友的话,大家也同样别去相信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山上太阳有点猛,随后骑车到中间的停车场位置,有大树遮荫方便航拍。青莲寺内的黄杨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只见它树形婆娑,枝叶繁茂。它静静地屹立在寺庙的一角,默默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黄杨在民间有着“千年矮”之称,因其生长缓慢而备受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古黄杨外,青莲寺的古香樟树也多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们树形雄伟壮观,四季常绿,枝叶繁茂,在阳光的照射下,每当微风拂过,满树绿叶沙沙作响,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香樟树与黄杨树跟青莲寺相伴相守,共同经历风霜雨雪,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初来乍到”,随缘参观,终归是错过了寺内最为人称道的那股“潺潺不息的山泉”,传说这股泉水“无论春夏秋冬,其水温始终如一;无论天旱地涝,其水位亦不曾有丝毫变动。如此奇特的现象,实属天下罕见之珍泉”。据《唐楼志》记载:“青莲寺内池水清澈甘甜,池中更有一株桂花和一株山茶,皆是前朝遗物,历经风霜雨雪,依旧繁茂如初”。所以大家若是看到了我这篇图文,再访青莲寺时务必前去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回归,青莲寺亦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每逢佳节或佛诞之日,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烧香敬佛,祈求平安吉祥。寺庙内的香火鼎盛,钟鼓声声,梵音阵阵,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大家平时到超山赏梅或者游玩时,到这儿游历一番也挺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青莲寺的具体位置是“临平区塘栖镇泰山村张湾河”,如果自驾出行,直接导航至“超山青莲寺”即可,门前有停车坪。公交车2690路和2692路能直达山脚,到“青莲寺”站下车,但个人不太建议,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山上有工地开挖,路上灰尘有点大,尤其有车辆快速经过的时候,会掀起一阵阵小型的“沙尘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